词条 | 河南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河南府唐代设置的行政区。此后,金、明、清三代沿置。《旧唐书·地理志》:“河南府:隋河南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讨平王世充,置洛州总管府,领洛、郑、熊、谷、嵩、管、伊、汝、管9州。洛州领河南、洛阳、偃师、巩、阳城、缑氏、嵩阳、陆浑、伊阙等9县。其年十一月,罢总管府,置陕东道大行台。九年,罢行台,置洛州都督府,领洛、怀、郑、汝等4州。权于府置尚书省。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割谷州之新安来属。七年,又割谷州之寿安来属。八年,移治所于河南县之宣范坊。十八年,废都督府,省缑氏、嵩阳2县。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置东都,官员准雍州。是年,废谷州,以福昌、长水、永宁、渑池等4县,怀州之河阳、济源、温、王屋,郑州之汜水来属。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又以许州之阳翟,郑州之密县,降州之垣县来属。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以垣县隶降州。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又置栢崖、大基2县。 其年省栢崖县。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复置缑氏县。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复置嵩阳县。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东都为神都。垂拱四年(公元688年)置永昌县。载初元年(公元689年)置武临县。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置武泰县,寻废。仍改郑州之荥阳、武泰来属。三年,置来廷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改神都复为东都;废永昌、来廷2县;改武泰、荥阳还郑州。先天元年(公元712年)置伊阙县。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洛州为河南府。二十二年,置河阴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东都为东京也。天宝领县26,户194746,口1183093。在西京之东850里。”明清隶河南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