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河朔访古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河朔访古记

游记。元郭罗洛纳新(一译葛罗禄乃贤)撰。三卷。纳新字易之,色目人,后移居鄞县(今属浙江)。曾为浙东东湖书院山长,后荐授翰林编修。于至正五年(1345)出浙,游历大河南北,经齐、鲁、陈、蔡、晋、魏、燕、赵之墟,考察古山川、城郭、丘陵、宫室、名人遗迹及宋金战争疆场等。广搜图经地志,访问故老,纂成十六卷。原书久佚,今本为从《永乐大典》辑出一百三十四条,重编成常山郡部、魏郡部、河南郡部三卷。约二万五千字。所记山川、人物、古迹等,多为他志所未详,记金石遗文资料尤详。虽属残卷,亦有重要价值。有《续粤雅堂丛书》本, 《四库全书》本。

河朔访古记

考古学著作。十六卷。元葛逻禄乃贤著。葛逻禄乃贤(清人译作郭罗洛纳新,生卒年不详),字易之。色目人。其先世居金山之西(今阿尔泰山西巴尔喀什湖一带),元初来中原为官。乃贤先居住在南阳,后定居浙江鄞县,曾任浙东东湖书院山长,后被推荐为翰林,担任国史院编修官,擅长诗词,著有《金石集》等。
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作者从浙江出发,渡过淮河,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各地寻访古迹。历尽齐、鲁、陈、蔡、晋、魏、燕、赵的古遗址。凭吊山川人物,搜集文献故事,考订金宋疆场,尤其注重对古代城廓、宫苑、寺观、陵墓等遗迹的考察,搜求古刻名碑,并结合实地调查,寻访故老旧家的流风遗俗,核验图籍地志等文献,加以考订,终于在至正二十三年(1363)编就《河朔访古记》一书。此书突破了自宋代以来金石学家专门局限于考订铭刻文字的学风,而是十分注重考古遗迹的实地调查,是中国考古学史上一部较重要的著作。
明初修《永乐大典》时,此书已佚而不传,只有零星记载。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一百三十余条,厘定为三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为二卷),由武英殿聚珍版印行。现存本子中属常山郡的六十条辑为上卷,属魏郡的四十三条辑为中卷,属河南郡的二十九条辑为下卷。共一百三十二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共辑一百三十四条)。书中并无序中所言编者“感触兴怀、慷慨激烈”而写成的诗篇。除《四库全书》外,《守山阁丛书·史部》也收了《河朔访古记》,为金山钱熙祚(锡之)的校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