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河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河流

河流heliu

陆地表面上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天然水道。河流在我国的称谓很多,较大的常称江、河、川,小的又可称涧、溪、沟等。河流是汇集和输送水量及含于水中的泥沙、盐类、有机质等进入海洋、湖泊的主要通道,犹如大地的“动脉”。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如长江、黄河。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之中的这类瞎尾河称为内流河,如塔里木河。
河流有干流和支流之分,一般取长度最长或水量最大的作为干流。有时也按习惯来确定,例如大渡河的长度和水量都比岷江大,但习惯上一直把大渡河作为岷江的支流。直接汇入干流的称一级支流,如长江的汉水。直接注入一级支流的称二级支流,如注入汉水的丹江,依此类推。另一种河系级别次序划分主支流的关系与此相反,这种划分是把图上最小的小溪称为1级,当两条1级小溪汇合后则称2级,而两条2级小溪汇合后则称为3级,依此类推,显然干流的级别次序数最高。在水文学上,干支流的次序关系多用前者分级方法。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联系组成脉络相通泄水道系统,称为水系或河系。水系的名称通常以它的干流或河流注入的湖泊、海洋命名,例如湘江既是长江水系,又是洞庭湖水系,也可以说它是太平洋水系。根据干支流平面形态差异,水系有完全不同的河网结构,一般有树枝状、羽状、格状、辐合状、辐散状、扇状、平行状等水系类型(参见水系类型条)。结构不同的水系可以直接影响河流水情的变化。一般较大的河流,多由两种以上的水系类型组成。
一条大的河流根据河床冲淤情况和水文特征分上、中、下游三段。上游段一般比降大,流速大,冲刷占优势,河槽多砾石;中游段比降、流速均有减小,冲淤都不严重,河槽多粗砂; 下游段则比降平缓,流速较小,淤积占优势,常有浅滩、沙洲出现,河道弯曲显著,多汊流。
自河源至河口为河长,以公里计。要较精确地计算河流长度,应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按河流的轴线用两脚规量出,如果计算的精度要求不高,则可用曲线计测量,然后按地图比例尺,换算成河流的实际长度。

河流Heliu

陆地表面上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线形天然水道。河流在我国的称谓很多,较大的称江、河、川,较小的称溪、涧、沟等。每条河流都有河源和河口。河源是指河流的发源地,有的是泉水,有的是湖泊、沼泽或是冰川,各河河源情况不尽一样。河口是河流的终点,即河流流入海洋、河流(如支流流入干流)、湖泊或沼泽的地方,在干旱的沙漠区,有些河流河水沿途消耗于渗漏和蒸发,最后消失在沙漠中,这种河流称为瞎尾河。除河源和河口外,每一条河流根据水文和河谷地形特征分上、中、下游三段。上游比降大,流速大,冲刷占优势,河槽多为基岩或砾石;中游比降和流速减小,流量加大,冲刷、淤积都不严重,但河流侧蚀有所发展,河槽多为粗砂。下游比降平缓,流速较小,但流量大,淤积占优势,多浅滩或沙洲,河槽多细砂或淤泥。通常把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补给外流河的流域范围称为外流流域。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之中的这类瞎尾河称为内流河,补给内流河的流域范围称为内流流域。我国外流流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63.76%。为沟通不同河流、水系与海洋,发展水上交通运输而开挖的人工河道称为运河。为分泄河流洪水,人工开挖的河道称为减河。

河流

地表水在重力作用下,经常(或间歇)沿着陆地表面的线形凹地流动,称为河流。

河流rivers

接纳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天然泄水道。长度和水量最大的河流为干流,直接汇入干流的是一级支流,直接汇入一级支流的是二级支流,依次类推。较大的河流称为江、川、河,小河流称为溪、涧、沟。河流的发源地称河源,终点称河口。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的河流为内流河。河流通常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按其水流特点可分为常流河、间歇河和地下河。

河流River

影响加拿大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冰川的流动,因而,加拿大绝大多数的河流和溪流都有从上一次冰河期以来就形成了明确的河道。在不易风化的岩层地区又形成激流和瀑布,把大片的沼泽和湖泊分隔开来。有的河流由于携带大量的沉积物而在局部地区形成发辫状,在三角洲又分成许多支流。加拿大河流总排水量9.8万立方米/秒,约相当于全世界河流总排水量的8%。圣劳伦斯河和马更些河的排水量分别为约1万立方米/秒,在世界名列第十六和第十七位,在北美洲名列第二和第三位。加拿大最长的河流是马更些河(4241千米),其次是丘吉尔河(1609千米)、弗雷泽河(1368千米)、圣劳伦斯河(1197千米)、育空河(1149千米)等。大约75%的领土属北冰洋水系,河水流入北冰洋、哈得孙湾和哈得孙海峡。根据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统计,这种北向的排水几乎占加拿大河流总排水量的47.9%;往西排入太平洋的水量约占总排水量的23.5%,覆盖领土面积的10.2%;往东排入大西洋的水量占总排水量的28.5%,覆盖领土面积的15.2%;另有少数地区的河流往南流入密苏里—密西西比盆地。最近的测量表明,上述的早期估量太保守。加拿大往北和往西的排水量以及全国河流的总排水量实际上都比上述数据高得多。加拿大有丰富的淡水资源。虽然局部地区有时缺水,但全国性的缺水在加拿大不会发生。加拿大绝大多数河流的流量受融雪的影响。冬天的雪,由于很少因蒸发而损失,在春季融化后,造成水流的高峰期。夏季的雨虽然在多数地区都比冬天的雪多,但却因蒸发而大量损失,造成水流反而相对减小。人工修筑水坝储水是加拿大主要调节河流水流的方式,主要目的是水力发电和灌溉,当然也可以一举多得,达到娱乐和保护野生动物等其他目的。由于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加拿大的许多河流正在经历着化学、物理、生物的变化。河流一直被人们看作是处理废物的方便场所。现在,它们同化与吸收废物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负荷。

河流

河流是指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径,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等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中国对于河流的称谓很多,较大的河流常称江、河、水,如长江、黄河、汉水等。浙、闽、台地区的一些河流较短小,水流较急,常称溪,如台湾的蜀水溪、福建的沙溪、建溪等。西南地区的河流也有称为川的,如四川的大金川、小金川、云南的螳螂川等。
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称水系,又称河系。它汇聚全流域的地表和地下水,最终注入海洋、湖泊或消失于荒原。水系的名称通常以它的干流或以注入的湖泊、海洋命名,如长江水系、太湖水系、太平洋水系等。河流由干流和一系列支流组成。支流的级别有两种划分方法: 一种是把流入干流的支流叫一级支流,二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依此类推;另一种的划分方法是,把没有分汊的最小的河流称为一级支流,一级支流汇合成二级支流,二级支流汇合成三级支流,依此类推。
河流形态特征一般包括地貌特征和几何特征两方面。
❶较大的河流上游和中游一般具有山区河流的地貌特征: 河谷狭窄,横断面多呈V或U形,两岸山嘴突出,岸线犬牙交错很不规则; 河道纵向坡度大,水流急,常形成许多深潭; 河岸两侧形成数级阶地。平原河流在松散的冲积层上,地貌特征与山区河流很不相同。横断面宽浅,纵向坡度小,河床上浅滩深槽交替,河道蜿蜒曲折,多曲流与汊河。
❷河流几何特征用以下参数表示: 自河口沿干流至支流最远点的长度称为河长。河长基本上反映出河流集水面积的大小。河源与河口的垂直高差称为河流的落差。落差大表明河水能资源丰富。落差与河长的比值称为河流的比降,比降越大河道汇流越快。河流实际长度与河流两端直线距离的比值称为弯曲系数,弯曲系数越大,对洪水宣泄越不利。
河流水文动态包括河流补给、径流变化、河流热状况、河流化学变化、河流泥沙运动和河水运动等。河流补给主要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泊、沼泽水和地下水。雨水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源,北温带和寒带地区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中国雨水对河流的补给量一般由东南向西北减少。西北内陆地区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雨水补给居次要地位。地下水在枯季是河流的主要补给。中国西南广大岩溶地区,地下水补给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河川径流的季节和多年变化是河流水文动态的主要方面。中国河流,冬季是枯水。北方河流枯水一般只占年径流量的4—6%,南方约6—8%。春季径流普遍增多,但增长程度各地相差悬殊,长江与南岭之间河流春季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40%,而西南地区只占6—8%。夏季是中国径流最丰富的季节,北方普遍占年径流量的50%以上,南方大多数地区只占40—50%。秋季是河流普遍减水的季节,大部分地区秋季径流约占年径流量的20—30%。
河流热状况主要指河水温度的变化和河流冰情。河水温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变化,各年水温也不尽相同。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河流平均温度都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1—2℃左右。
河流泥沙运动对河流发育和河床演变起很大作用,也影响水位、流量等其他水文要素的变化。河流泥沙主要来源于: 雨水和地表径流对流域表面的侵蚀,水流对河槽的侵蚀,浅海沿岸挟带泥沙随潮流进入河口段。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导致的严重的水土流失,会使河流泥沙含量增加。
河水化学成分随不同河流和不同季节而异,在中国从东南沿海湿润地区到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河水矿化度逐渐增加,河水总硬度也随之升高,河水化学组成也相应改变。
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埃及尼罗河、西南亚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和恒河都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河水是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全世界河流总蓄水量虽然只有2120立方公里,仅占全球总淡水量的0.006%,但由于河水在全球水循环过程中十分活跃,全部河水平均每16天便全部更新一次,因此可资利用的河流总水量每年约达48000立方公里; 河流提供了巨大的水能资源,全世界河流水能蕴藏量达50余亿千瓦; 河流在灌溉、航运、水产养殖和旅游等国民经济各方面有重要意义。但是,河流洪水泛滥带来的巨大破坏至今仍然是人类的严重威胁。努力认识河流的水文规律,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河流的控制,充分开发河流资源是一项改造自然的艰巨任务。

河流Rivers

殖民地时期和独立后数十年间,河流是美国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的主要手段。沿河两岸建起了拓居地和村落,并逐渐发展成为重要市镇。河流联接了边远地区和潮水区,提供了廉价而有效的运输大动脉。在新英格兰和中部各州,哈得逊河、梅里马克河、康涅狄格河、肯纳贝克河、波托马克河和萨斯奎汉纳河都起了相当重要作用。河流促进了西进运动,提供了动力资源,并为建造伐木场和锯木厂提供了场地。在西部,俄亥俄河及其支流,以及后来密苏里河和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打开了向美国最肥沃的地区移民并发展其经济的大门。南方大种植园都建在约克河、詹姆斯河、罗阿诺克河和拉帕哈诺克河沿岸。1812年战争以后,西部地区河上的轮船取代了粗笨的拖船和平底船,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向西部地区的迁移。在远西部地区,萨克拉门托河和圣华金河给加利福尼亚带来了众多的“四九佬”。内战以前,哥伦比亚河及其支流是通向西北地区的交通干线。近代开发大河流域工程,如田纳西河流域工程、哥伦比亚河流域工程、科罗拉多河流域工程、圣劳伦斯河流域工程和密苏里河流域工程,有效地开辟了利用河流的新途径。

河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