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油葫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油葫芦Gryllus testaceus蟋蟀的一种。体形比常见的“中华蟋蟀”大,体长2~3厘米。体色暗黑有油光,触角细长而多节。前翅淡褐色,较短,也能闪亮光,后翅发达,折叠后尖端突出如尾状。前足胫节上有听器,雌虫比雄虫大。雄虫鸣叫声尖锐响亮,但仅能发出“蟋铃铃、蟋铃铃”的单调声。后足粗壮,善跳跃。雌虫腹部末端有1个产卵管,赤褐色,长2厘米而稍弯。白天隐藏在杂草丛间或砖瓦块下,夜间出来活动,能吃多种庄稼的根、茎、叶、果实或种子,特别喜吃花生、大豆、芝麻等油料植物的幼苗和有甜味的食物。雄虫好斗,相互残杀。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以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最多,为旱田作物的大害虫,可大量捕捉饲喂食肉鸟。 油葫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