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法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法驾皇帝出行的一种仪仗。《资治通鉴·汉纪·高后八年 (公元前180年)》: “乃奉天子法驾迎代王于邸。”《汉官仪》: “天子卤簿有大驾、法驾、小驾。大驾,公卿奉引,大将军骖乘,属车81乘。法驾,公卿不在卤簿中,惟京兆尹、执金吾、长安令奉引,侍中参乘,属车36乘。” 法驾皇帝车驾的一种形式。起自秦代。在古代皇帝卤簿之制中,皇帝车驾出行定为三种形式,即大驾、法驾、小驾。大驾规模最大,法驾次之,小驾规模最小。《史纪》卷九《吕太后本纪》: “逎奉天子法驾,迎代王于邸。” 裴骃集解引蔡邕曰: “天子有大驾、小驾、法驾。法驾上所,曰金根车,驾六马; 有五时副车,皆驾四马; 侍中参乘,属车三十六乘。” 但据 《通典》 卷66《嘉礼十一》 的记载,秦当时的 “大驾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半之”。后魏法驾,除皇帝正辂之外,属车三十六乘,平城令、代尹、太尉奉引,常侍陪乘,奉东都尉御,天子巡狩、小祠时,动用法驾。唐代法驾见于 《唐开元礼》,在大驾的基础上,“减大驾太常卿、司徒、兵部尚书、白鹭车、辟恶车、大辇、五副辂、安车、四望车,属车减四,其清游队、持钑队、玄武队皆四分减一,诸队、鼓吹三分减一,余同大驾。县令以后御史大夫以前威仪,亦三分减一”。其法驾车乘的先后次序为: 道驾,指南车、记里鼓车、鸾旗车、 皮轩车、 行漏舆、 腰、 小、 五牛旗、 五辆金辂、象辂、革辂、耕根车、羊车、牛驾属车8辆、黄钺车、豹尾车殿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