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洞庭王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洞庭王爷旧时汉族崇拜龙神的习俗。尊青草湖、洞庭湖之龙神为君,称“洞庭君”,民间尊称为 “王爷”,全省沿水居民及船民、渔民尊为洞庭水上保护神。唐开元二年 (714) 诏告天下修建龙池,后又置坛及祠祭祀。唐天祐二年(905)敕封洞庭龙君为利涉侯,青草龙君为安流侯。后晋高祖石敬瑭于天福二年 (937) 将洞庭龙君封为灵济公,青草龙君封为广利公。唐宋时期,青草湖与洞庭湖连成一片,民间便将两位龙君合而为一,称“洞庭龙王”。元致和元年 (1328) 进封为 “忠惠顺利灵济昭佑王”。清康熙十八年 (1679) 正式敕封洞庭龙王为 “洞庭神”。民间传说洞庭王爷为柳明英 (毅),因怀才不遇,到处游历。一日游到丘山府地 (现洞庭湖),路过难走山(君山),遇见受难放羊的东海龙王三公主。柳路见不平,决心相助,历尽辛苦赴东海向龙王报信。东海龙王接回三公主,将丘山府地下沉成为洞庭湖,并奏请玉帝封柳为“洞庭王爷”。柳乃一白面书生,三公主虑水族不服,送他一个黑色面罩,使水族惧服。他每日来到湖上,手搭凉棚,招呼船排平安过湖。凡船只排筏过湖时,必行隆重祭祀,以求平安过湖,并为他建庙塑像,其塑像为黑面、双眼圆瞪、手搭凉棚的形象。故民谚云: “洞庭王爷黝黝黑,每日朝朝望排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