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津门杂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津门杂记笔记。清方焘撰。三卷。焘,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年随侍侨寓津沽,课余之暇,留心搜求掌故。凡耳目见闻、身所经历、事有可记者均形诸笔墨,久之成是帙。成于光绪间,凡一百三十七则,三千五百余字。内容主要记载天津城邑河渠,衙署祠庙及海防军政、国俗民风等数十年兴废沿革。且于每条附载诗词。《书画家》、《戏园》、《唱落子》等条可见当时戏曲、曲艺及书画等方面的情况。有些条目亦涉及当时租界情节。《笔记小说大观提要》谓其“为史乘之外篇”。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笔记小说大观》本。 津门杂记城镇志。清张焘撰。三卷。焘字赤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旅居天津三十年,于光绪十年(1884)成书。约五万字。冠三序,天津城厢等十余则。正文分考略、形胜、交界、城池、海口、艺术、外国租界等一百二十五目。大致按建置、河沽、衙门、书院、营防、市集、街坊、寺庙、风俗、宗教、迷信、赌场、妓院、戏园、出产、城建、工商、外交、使馆、税收、交通等门目记叙。其中以风俗为主,除记寻常节气、饮食、穿着、娱乐、集会外,还载有因外国人带来的风俗习惯对中国的影响。每遇火灾,群起抢救,踊跃捐助;重视义学,入学儿童概不收费。所载名医、名优、名妓及梨园景况,颇多文化史料。机器局、电报局、煤矿、铁路、书信馆(邮政局)的兴起,标志该地经济发展,有关中外商号的统计、商人籍贯调查,均属重要经济史料。专有中外风俗对比一目,可资参考。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光绪十年新刻本。 津门杂记晚清天津风俗掌故杂记。三卷。清张焘编撰。张焘(生卒年不详),字赤山。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生于北京。幼随父侨寓天津。为人博学多才,工书法绘画,知医学,通外文。平日究心时事,居津三十年,以其地处畿辅喉襟,自中外通商以来,变化日剧,乃悉心搜访诸书及报刊有关当地故实记载和题咏诗篇,参以己所见闻经历之事,仿《都门纪略》、《沪游杂记》之例,撰为《津门杂记》,记天津一带地理形势、城池建筑、官衙书院、寺庙古迹、军政海防、经济商贸、市井风物及其数十年兴废因革之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