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阙罘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东阙罘罳汉未央宫东阙上的建筑物。《汉书·五行志》:“东朝所以朝诸侯之门也。罘罳在其外,诸侯之象也。”又《汉书·文帝纪》:七年(公元前173年)“六月癸酉,未央宫东阙罘罳灾。”罘罳,亦作浮思。未央宫东阙罘罳的建筑形式和作用,古今以来有不同解释。《汉书·文帝纪》如敦注:“东阙与其两旁罘罳皆灾。”是说罘罳为东阙两旁的建筑物。颜师古注:“罘罳,谓连阙曲阁也,以覆重垣墉处,其形罘罳然。”崔豹《古今注》认为是设在宫门外的屏。“罘罳,屏也。”又云:“罘者,复也;罳者,思也;臣朝君至屏外,复思所奏之事于其下。” 《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浮思,小楼也,故城隅,阙上皆有之。然则屏上亦为屋以覆屏墙, 故称屏曰浮思。”苏鹗《演义》认为:“罘者,浮也;罳者,思也。谓织丝之文轻疏虚浮之貌,盖宫殿门阙有此物也。”今人刘庆柱《长安春秋》解释说,阙上的罘罳,是把木头镂空雕刻成各种连续的几何纹图形,观其形状,反复不得其解,所以称为“罘罳”,实际是“复思”,即反复思考。阙上装饰了罘罳,就是要求大臣朝见皇帝行至阙下要反复考虑其奏章。又《辞海》解释说,罘罳是古代设在宫门外或城角的屏。上面有孔,形似网, 用以守望和防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