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流行性感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流行性感冒liuxingxingganmao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感。流感病毒是一种核糖核酸型病毒,有人的和动物的两种。人的流感病毒又分为甲、乙、丙 三大型。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隔一定时间抗原结构发生 一次较明显的变异,造成反复流行。流感病毒在人体外抵抗力很弱,在空气飞沫中只能生存1~2小时。本病的传染源是急性期的患者。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疾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传播的速度及广度与人口拥挤程度有关。人们对流感普遍易感。患病后,可获得不同程度的免疫力,一般可维持1~2年。但患了某一型流感的人,对另一型流感并无免疫力。流感冬春季发病较多,其他季节也可发生。局部流行2~3年发生 一次。主要由甲型引起。流感潜伏期由数小时至2天,最长者3天。流感患者起病急,症状变化多,主要以呼吸道上皮局部炎症和全身中毒症状为主。临床上可分为单纯型、原发性流感病毒型和肺炎性中毒型。其中单纯型最常见。有畏寒、高热、头痛、全身肌肉痛、食欲减退等症状。体温多在37~40℃之间。3~4日体温渐退,症状随之减轻。目前尚无可靠的病原疗法,对患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对高热患者一般用乙酰水杨酸、氨基比林等退热药。咳嗽可用止咳去痰药物。病人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预防:(1)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增强体质。流行期间应暂停集会及集体活动,去公共场所应戴口罩。(2)病人应隔离至退热后48小时。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经常通风换气。病室可用食醋每日薰蒸一次。(3)预防接种,可用当时流行的流感减毒活疫苗鼻腔喷雾,免疫力可维持6~10个月。对老人、婴幼儿、孕妇可用灭活疫苗接种。(4)药物预防可选用中草药预防。也可用金刚烷胺预防甲型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传播力强,多在冬末春初流行。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当人群对变异株尚无免疫力时,常酿成世界性大流行。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经飞沫直接传染,病初数日传染性最强。飞沫污染手、用具等也可发生间接传染。人类对流感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仅维持8—12个月,不超过2年。因此常反复患流感。症状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1—2日。起病急,高烧、寒战、头痛、咽痛、全身酸痛无力,可有眼结膜充血。有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者,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者,发病一二日后即出现咳嗽、气促、喘息、发绀等症状;部分病儿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嗜睡、惊厥等。化验白细胞总数大都减少,平均约为4000/mm3,中性粒细胞减少显著。婴幼儿患者常并发肺炎、中耳炎等。护理:患儿宜卧床休息,最好独居一室或与成人分床单独睡,居室要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以防继发细菌感染或传给别人。饮食要易消化、清洁、富于营养。在发病24小时内服用金刚烷胺可缩短热程,减轻症状。盐酸吗啉呱又称病毒灵也有一定疗效。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或灭活作用的中药有板蓝根、紫草、桉叶、贯众、鹅不食草、茵陈蒿、金银花、黄连,黄苓、连翘等,可酌情采用。预防:平时注意体格锻炼和营养,预防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早隔离病人,护理者戴口罩。中草药贯众、大青叶、板蓝根、紫草、金银花等可用于预防。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以减少受传染的机会。 流行性感冒liuxingxing ganmao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在冬末春初流行。本病传播力强,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当人群对变异的流感病毒尚无免疫力时,常酿成世界性大流行。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经飞沫直接传染,病初数日传染性最强。飞沫污染手、用具等也可发生间接传染。人类对流感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仅维持8~12个月,不超过2年。因此常反复患流感。症状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1~2日。起病急,多高烧,可有寒战、头痛、咽痛、全身酸痛无力,或有眼结合膜充血。有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者,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以肺炎为主者,发病一二日后即出现咳嗽、气促、喘息、发绀等症状。部分病儿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嗜睡、惊厥等。化验白细胞总数大都减少,平均约为4 000/毫米3,中性粒细胞减少显著。婴幼儿患者常并发肺炎、中耳炎等。护理:患儿宜卧床休息,最好独居一室或与成人分床单独睡,居室要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以防继发细菌感染或传给别人。饮食要易消化,富于营养。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或灭活作用的中药有板蓝根、紫草、桉叶、贯众、鹅不食草、菌陈蒿、金银花、黄连、黄苓、连翘等,可酌情采用。预防:平时注重体格锻炼和营养,预防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早隔离病人,护理者戴口罩。中草药贯众、大青叶、板蓝根、紫草、金银花等可用作预防。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以减少受传染的机会。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经飞沫进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易发生暴发流行。常急起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咽干咽痛等表现。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隔离、消毒、疫苗预防、药物预防等防治措施。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湖南自1958年发生流感大流行后,1963年曾在安化县暴发,1970年在宁乡、石门等县的局部地区又大肆流行。此后,各县、市仍有发生。在防治工作中,1958年2月,省卫生防疫站聂约伯分离出流感病毒共7株,经鉴定为亚洲甲型流感病毒,为湖南首次分离流感病毒成功。随后,又有防疫工作者先后分离出湘防71—2株、湘防72—4株流感病毒,其中72—4株被作为我国1971年以来乙型流感流行的常用代表株。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