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浇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浇水花卉在含水量充足时,枝叶挺拔伸展,庭院花卉虽可从降雨中获得一些水分,但仍不能满足需要,遇到干旱季节,更要靠浇水来补充。乡镇多用河水、湖水、塘水等软水,最适花卉生长发育;城市中的自来水含有氯离子,应提前在水缸里放置一二天后再浇用。井水多为硬水,含有钙、镁等无机盐,也不利于花卉的生长,使用时应先加入少量食醋进行软化、酸化,这样既无副作用,而且方法较为简便。夏季浇水不宜在中午进行,以防土温骤降,减弱根对水分的吸收,产生枝叶萎蔫现象,最好在早晚进行。冬季在中午前后浇水比其它任何时间对花卉都有利。春季浇水次数较多些,夏季浇水量应稍加大,秋季要逐渐减少,冬季一般停止浇水。盆栽花卉,春秋时应隔日浇水1次,夏季每天早晚各浇1次,入冬后则应少浇,盆土湿软时不要浇水,盆土干硬时就要浇水,隔数天浇1次即可。有的老年人,总习惯每天浇水,结果造成水害,把花淹死,应加纠正。庭院花卉浇水较简便,定植的木本花卉,在生长季节可半个多月浇透水1次,浇后第二三天要及时松土,入冬前要浇透越冬水,以利越冬和抗早春干旱。定植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在生长季节浇水次数可多些,但比盆栽花卉要少。水是花卉的命脉,没有水,花卉就要死亡,但过量浇水又会造成“水害”,出现烂根、死亡现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