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浑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40 浑象我国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器。亦称“浑天象”、“浑天”。浑象与浑仪是反映浑天说的仪器,初期被统称为“浑天仪”。浑象是在一个大球上刻画或镶嵌星宿、赤道、黄道、恒显圈、恒隐圈等,与现代天球仪相似。浑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天球外置地平圈代表地平,一种是将天球镂空,在球腹中置地平圈代表地平,天球转动地平不动。浑象可能是西汉耿寿昌创制,以后天文学家多次制造浑象,并且与水力机械结合起来;以取得天体周日视运动同步的效果,叫水运浑象;以后又将浑象与报时装置结合,开创中国独特的天文钟。现存最古的浑象是南怀仁于1673年所制,称“天体仪”,置北京古观象台。 浑象中国古代一种表演性仪器。天文钟的雏形。类似天球仪,球上刻有星宿、赤道、黄道等。可能是西汉耿寿昌(活动于宣帝〔前73—前49〕时期)发明。东汉张衡以后多数浑象和水力机械相连,和天球周日转动同步,后发展成世界最早的天文钟。现存最古的浑象为清初南怀仁(FerdinandVerbiest,1623—1688)所作,置于北京古观象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