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浙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356 浙派著名篆刻流派之一。始于清乾隆间篆刻家丁敬,后继者有黄易、奚冈、蒋仁、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师法秦汉,兼取众长,孕育变化,善用切刀,涩中带坚挺,印面静穆苍茫,平正安详,艺术成就较高。世评“皖派阴柔而浙派阳刚”。因丁敬等八人均属浙江杭州人,故称“浙派”,又称“西泠八家”。 浙派始于钱塘丁敬。继丁氏而起的有黄易、奚冈、蒋仁。风格朴苍遒劲,直追秦汉,有独到之处。印面静穆苍劲,平正安祥。白文喜用碎刀,颇露锋颖,后学者相习成风,但有些虚饰夸张的习气。浙派用刀涩中有坚挺,世评“皖派阴柔而浙派阳刚”。 浙派明代中国画流派之一。画家戴进,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山水、人物画取法南宋画院风格,风行一时,学他的人颇多,著名的有吴伟、张路、蒋嵩、谢时臣、钟礼、夏芷、郑文林等人。与戴进同为待诏的李在,风格有相通之处,也被纳入“浙派”。其后蓝瑛,画风虽和戴进不同,通常也被列入“浙派”。旧时称吴伟,张路,蒋嵩等人为“江夏派”,该派画风粗犷外露,情境激烈,尤以蒋嵩为甚,专事焦墨枯笔,点染作画。属“浙派”支流。明代后期的文人画家对浙派特别是江夏派抱有极大的门户之见,斥之为“狂态邪学”。 浙派Zhepai明代前期的绘画派别,其创始人戴进是浙江人,所以称浙派。在明代前期院体和浙派代表了当时绘画的主要潮流。浙派的始祖戴进与院体有着密切的关系,戴进的绘画以取南宋的马、夏为主而上接北宋,在山水人物画上形成了较新的面貌。其后追随者甚多,有吴伟、张路、夏芷等。蓝瑛也被称为“浙派殿军”。吴伟因其为江夏人,所以画史上又把他和张路等人称为江夏派,江夏派属浙派的支流。浙派与院体虽有明显的承袭关系,但浙派并不因循守旧,用笔更加粗放,墨色酣畅淋漓,气势很大。由于戴进、吴伟等画家的努力,使浙派的绘画面貌成为时尚,统治画坛100余年。吴门派兴起后,浙派逐渐衰落。 浙派著名篆刻派流之一。清代乾隆年间由浙江人丁敬首创,故名。继起者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他们与丁敬均为杭州人,故也称 “西泠八家”。其主张印宗秦、汉,不墨守成法,创造性地用切刀入石,刻切成线,斑驳苍劲,刚健圆厚,具有秦、汉印章特有的古朴气息,艺术成就较高。后学者众多,凡仿效以上诸家艺术风格者,通称浙派。 浙派篆刻流派之一,清丁敬开创。承其师传者有黄易、奚冈、蒋仁、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因同为浙江杭州人,世称“西泠八家”。以切刀治印,坚挺阳刚,不因袭前人之法,能取众家之长,虽与徽派同专学秦汉印,但能自成一体。 浙派清诗派。发端于浙西朱彝尊,形成于清中叶。重要作家有查慎行、杭世骏、厉鹗、符曾、汪沆等人。该派推崇宋诗,追求“幽新”风格,好用僻典,语多晦涩。惟查慎行等有部分清新自然之作。 浙派浙派开创者为浙江人丁敬。丁敬,字敬身,号钝丁,别号龙泓山人。他精于文字、金石和书法。人称:“丁敬兼撷众长,不主一体,故所就弥大。”其广收博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其弟子有黄易、蒋仁、奚冈、陈鸿寿、陈豫钟、钱松、赵之琛等人,世称浙派,也称为“西泠八家”。其用刀纯用切刀,于涩中见坚挺,人称:“浙派用力与巴胡辈俱宗汉人,各得一体,歙阴柔而浙阳刚。” 浙派清代诗歌流派。发端于清初浙江诗人朱彝尊,形成于清代中叶。主要作家有查慎行、杭世骏、厉鹗、符曾、汪沆等。因其多为浙江人,故名。论诗推崇宋诗,提倡“幽新”风格。作品多记写生活琐事或歌颂清廷功德,注重词藻,喜用僻典。也有少数作品反映社会民生,或描写自然风光,感情真挚,清新喜人。该派以查慎行成就最为突出。查慎行(1650~1727)字夏重,号初白,浙江海宁人。康熙举人,官编修。其诗多记行旅见闻。五七官古诗得力于苏轼,辞意宛转畅达,近体颇学陆游,运意灵活,属对自然,善于素描,通俗、形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