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浮动汇率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浮动汇率制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法定汇率,听任汇率随市场供求变化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实行这种制度时,各国中央银行或金融当局不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 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的对称。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不加以固定,任其随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而自行调节和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实行此种汇率制度的国家,其原来的货币含金量虽不一定公开宣布取消,但实际上已失去作用。在1918—1925年和1931—1936年间一些西方国家就曾实行过浮动汇率制。但浮动汇率制的普遍实行,是在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崩溃之后。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虽原则上不干预外汇市场,事实上往往根据其在某一时期的需要,对汇率的变动进行干预或施加影响。浮动汇率制的类型有: 以政府是否干预划分,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以汇率浮动的方式划分,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 浮动汇率制1973年3月,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瓦解后,西方各国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即一国货币与它国货币汇率不予固定,不规定上下浮动幅度,中央银行也不承担维护汇率稳定的义务,任其根据市场对某种外汇供求的状况而自行决定。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浮动汇率可分为几种类型: 浮动汇率制是指各国货币当局不再公布本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再规定本币对汇率变化的波动幅度,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幅度的义务,汇率完全按照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给与需求状况,自由波动。在浮动汇率制下,铸币平价,黄金平价,汇率波动的上下限都已丧失作用,因此,汇率的上下变动失去了被比较的中心,这时就用与前一时期相比汇率的上下浮动来说明汇率的升降。如外汇的需求超过供给,就会使外汇汇率趋于上升,称为外汇汇率上浮。反之,如果外汇的供给超过需求,外汇的价格下跌,外汇汇率下浮。浮动汇率制可分为 “蛇形” 浮动与单独浮动,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