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丝虫病(filariasis)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丝虫病(Filariasis)

元朝人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一书中,曾有江淮之间流行丝虫病的记叙,由此推知安徽地域内流行丝虫病的历史久远。安徽民间俗称急性丝虫病为“流火”,慢性丝虫病为“橡皮腿”病,1949年以前的流行资料不详。
50年代调查23个市、县,居民血片检查微丝蚴率为11.95%;60~70年代调查,居民微丝蚴率呈下降趋势,为9.32~3.05%。1980年,全省血检518485人,平均微丝蚴率为2.77%;82个市、县都有丝虫病流行,微丝蚴率小于1%的有26个市、县,微丝蚴率为1—5%的有36个市、县,微丝蚴率为5-10%的有15个市、县,5个市、县微丝蚴率为10—15%。微丝蚴在5—15%的,为中度流行区,主要分布在淮北及沿淮地带。流行虫种有斑氏丝虫和马来丝虫,一些地区两种虫种混合流行,并有一个病人同时感染两种丝虫的情况存在。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系传播媒介。
50年代初起,安徽就对海群生治疗丝虫病进行多次疗效观察,此后,一直采用海群生作为丝虫病治疗药物,至50年代末已累计治疗1100多万人次。1970—1973年,全省再次普治137万多人次。1976年,试用海群生药化食盐治疗,取得成功后推广全省。80年代,在全省普及药化食盐疗法。至80年代末,全省丝虫病流行已得到控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