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浮山堂词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海浮山堂词稿散曲。明冯唯敏(约1511—约1590)撰。四卷。唯敏有《不伏老》已著录。此集共收小令四百二十八首,套数四十九套。冯氏风格豪放,有“曲中辛弃疾”之喻。王世贞、王骥德辈以为冯氏作品“本色过多”,殊不知此正为冯氏之长处。有《散曲丛刊》本,一九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铅印本。 海浮山堂词稿散曲集。明冯惟敏(号海浮)作。四卷。收小令393首,套数49套。有明嘉靖刊本。 海浮山堂词稿别集。明冯惟敏(号海浮)撰。凡4卷。收小令170首,套曲近50首,属北曲。有嘉靖四十五年(1566)冯氏家刻本,今所见本是万历间冯氏后人刊本,而仍用原序。全书依年分类,偏次井然,各曲之后时有自记,盖作者晚年手订之本。又有任中敏编《散曲丛刊》本,即据“家刻本”复印,然删去其后所附录之《玉殿传胪》、《僧尼共犯》杂剧2种。冯惟敏虽然出仕10余年,但官小事杂,很不得志,在散曲中抒写了他的愤世乐闲的感情,他的“归田小令”写得很真挚。他的散曲、能跳出只写吊古厌世、谈禅归隐、林泉逸兴、男女风情的窠臼,将题材拓展到社会生活的诸方面,丰富了曲作的内容。冯惟敏散曲的艺术风格,以真率明朗、豪辣奔放见长,但也不乏清新婉丽之作。他的作品大量运用俚语俗谚,不事假借,极少雕饰,幽默诙谐,气韵生动,保持了散曲通俗自然的本色美。有时他将经、史、子、集中的书面词语入曲,任意驱遣,浑然天成,毫无生硬枯涩之弊。总之,从基本方面看,他的成就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作家,使明代散曲达到了新的高峰。对于冯曲,历来论者评价较高,如王士祯说:北调“近时冯通判惟敏,独为杰出,其板眼、务头,撺抢紧缓,无不曲尽,而才气亦足以发之;止用本色过多,北音太繁,为白璧微瑕耳。”(《艺苑卮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