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海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海贝在我国发展成货币,可上溯到夏商时期。本海贝为殷周时贝币,赤峰红山遗址出土。重6.14克,长3.1、宽1.4、厚0.2厘米。其特征:贝壳磨造,中间有沟道及刻纹,两端穿孔。海贝作为货币,以朋为计量单位,一朋十贝。充当货币的天然海贝,产于南方暖海中,对于处在黄河流域和其它的地区而言,它是一种来自远方的难得的外来交换品,盛行于商代晚期和两周时期。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海贝hɑibei西周早期货币。1980年淳化县石桥公社(今石桥乡)史家原西周早期墓中出土。共95枚。为椭圆形自然海贝。一侧有齿形细缝,另一侧有修磨小孔。长1.5厘米~2厘米,宽小于长。现藏淳化县文化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