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两参一改三结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两参一改三结合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处理企业内部关系、搞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原是鞍钢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经验之一,后在我国企业中普遍施行,并为日本等国外企业管理者所高度重视。“两参”即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一改”即改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即在技术改革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原则。社会主义企业是人民的企业,工人参加管理是工人当家做主的权力,知识分子和干部参加劳动,对于密切与工人的关系、熟悉生产、管理好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有相应的规章制度,随着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要求规章制度也不断改革和完善。技术人员、工人、干部三结合是在技术改革中实行群众路线,解决重大技术问题的有效形式。 两参一改三结合1960年3月22日,毛泽东在中共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提出来的。“两参”即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一改”即改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即在技术改革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原则。“两参一改三结合”是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关系,解决各方面矛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指导方针,对办好社会主义企业也有重要指导意义。湖南是在1963年召开的全省工业交通工作会议后,抓《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的贯彻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矿)长负责制; 加强生产管理(包括计划和劳动管理)、技术管理和财务管理;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办法的。通过实施上述措施,1963年~1965年,湖南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8.5%,取得显著成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