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淳于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淳于髡约前386—约前310战国时齐国学者。赘婿出身。善辞令,滑稽多辩,尝以“国中大鸟,三年不飞不鸣”谏齐威王,使威王感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从而整顿国政,震惊诸侯。邹忌受相印,髡亦率徒前陈“微言”,使邹忌全事君之礼,“自附于万民”,“择君子,毋杂小人”,“修法律而督奸吏”(《史记· 田敬仲完世家》)。齐宣王*主政,“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战国策·齐策三》)。曾数使诸侯,未尝屈辱,以“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滑稽列传》)之道理,使齐威王“罢长夜之饮”,并“以髡为诸侯主客”(同上),足证其为齐国内政外交中之活跃人物。在稷下学宫,髡亦名列前茅,“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为学“博闻强记,学无所主”,其谏说“慕晏婴之为人”,特善“承意观色”,曾三见梁惠王,因观其心不在焉而不予对答。(见《史记·孟荀列传》)后人或赞其滑稽多智,或称其纵横游说,实为齐学之著名人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