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清风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清风亭京剧状元戏。一作《青风亭》,又名《天雷报》、《雷殛张继保》。宋孙光宪所著《北梦琐言》第八卷,载有唐天宝以后张仁龟故事,与《清风亭》内容相似。明秦鸣雷(1518—1593)写有《合钗记》传奇,一名《清风亭》。同一题材的传奇还有鲁怀德的《藏珠记》。近代许多剧种都有此剧目,解放后加以改编。明嘉靖年间,读书人薛荣,有妻严氏,又纳周桂英为侧室。这年进京赴试,将家中之事托付严氏。薛荣走后,严氏百般虐待周桂英,元宵之夜,周氏在磨房生下一子,严氏立命将此婴弃于荒郊。周氏被迫将写好的血书用金簪别在婴儿身上,以备日后记认。张元秀夫妇去十字街观灯,路过周梁桥下,见一弃婴,年老无子的张老夫妇非常欢喜,将婴儿抱回家中抚养,起名张继保。十三年后,继保在学堂读书,同学说他无父无母。继保遂向张元秀索要亲生父母,父子发生争吵,继保逃出家门,躲进清风亭,张元秀随后追赶。此时周桂英已逃脱严氏迫害,准备上京寻夫,恰在清风亭暂歇。见一老汉追打一少年,就上前排解,待见到血书后,方知此少年竟是自己亲生之子,于是母子相认。张元秀忍痛将继保还给周氏,任随其母进京寻夫。继保走后,张元秀夫妇朝思暮想,终于落下一身大病,沦为乞丐。几年后,二老从地保口中得知张继保中了状元的消息,二老相携即往相认。不料张继保忘恩负义,拒不相认养父养母,把张老夫妇当成乞丐,只给二百铜钱。元秀老妻忍无可忍,将铜钱打在张继保脸上。二老悲愤已极,就在新科状元张继保面前,双双碰死在清风亭上。张继保丧尽天良,苍天不容,于是,天雷殛死了张继保。河北梆子、晋剧、豫剧、秦腔、川剧、徽剧、湘剧、桂剧、楚剧均有此剧目。 清风亭又名 《周梁桥》、《天雷报》。湖南地方戏传统剧目。周桂英磨房产子,大娘王氏乘夫在外欲加害之,家人薛奎仗义救婴,置之于周梁桥下,为张元秀夫妇拾归并取名为张继保。13年后继保因故逃走,张元秀赶至清风亭,巧遇寻夫路过的周桂英,母子相认后,张元秀忍痛还子。后继保得中高官,不认张元秀,被天雷劈死于清风亭。湖南各地方剧种多有此剧,为花鼓戏当演剧目。湘中一带,该剧结尾为雷劈清风亭,继保认义父母,同归共乐天伦。其中《产子》、《赶子》为各地常演单折。1955年,桃源花鼓戏剧团根据刘回春整理的常德花鼓戏《清风亭》上演该剧,并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获演出二等奖、剧本三等奖,后收入《湖南地方戏曲丛刊》第五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