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游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游酢1053—1123北宋学者。字定夫。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人称廌山先生。师事程颢、程颐,并在程门鼎足谢(良佐)、杨(时)。元丰6年(1083)进士。历任太学博士、监察御史、知汉阳军及和、舒、濠诸州等职。著有《中庸义》、《易说》、《诗二南义》、《论语孟子杂解》等。在学术思想上,游酢依傍师门,也受禅学影响。其伦理思想乃是以心性修养为内容的“治气养心行己接物”之学。认为治气养心之所以必要,乃是因为人心常为私欲所蔽,迷失了本来隐藏于其中的天理。为使天理失而复得,就要克去私心。“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唯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见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引)。主张为学目的在于“明人伦”,道德修养必须通过“为学”,在戒慎、诚身方面下工夫,才能达到完善的至德境界。 游酢字定夫。原籍建州,迁居和州(今和县)。醇弟。宋元丰五年(1082)进士,历知汉阳军、和、舒、蒙州。罢归,在历阳(今和县)安家。著有《诗二南义》、《论语杂解》、《孟子杂解》、《游定夫遗文遗诗》、《荆斋诗集》、《游定夫先生集》6卷、《易说》、《录二程先生语》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