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滑雪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滑雪板

鄂伦春语称“刻依纳”,赫哲语称“恰尔勒奇科衣”。鄂伦春、赫哲、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的传统交通工具。流行于东北大小兴安岭等地区。一般板宽约10厘米,厚约1—2厘米左右,分长短两种,长的2米左右,短的1米左右。多用桦木、落叶松、水曲柳、稠李子等质地坚硬而又有弹性的木板制成,中间厚,两头薄,前端翘起,中间钉有一个放脚的皮套。滑行时用两根撑杆用力向后撑张即可飞速前行。长的速度快,适宜在平坦或浅软的雪地上行走。短的灵活,适宜在山上林中和深厚较硬的雪地上使用。如果在其底部再钉上一块带毛的野猪皮,滑行起来就会更轻松,速度也更快。过去,几乎每个鄂伦春、赫哲族青年猎手都有一副,每年大雪封山以后,就可以穿上它行走如飞,或追逐野兽,或探亲访友、传递音信。

滑雪板

冬季行猎、交通和运动器具。俗称“踩木”。鄂温克族称“金勒”,达斡尔族称“肯古冷”,赫哲族称“恰尔奇刻”,史称“木马”。《元一统志》载:“木马形如弹弓,长四尺,阔五寸,一左一右,系于两足,激而行之,雪中冰上,可及奔马。”中国古代女真等族亦曾使用。过去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民族游猎,多穿着它追猎狍、鹿、犴、熊、野猪等。亦用作滑雪运动器具。用松木或桦木制作,长约五尺,宽五寸,厚半寸。前端削成尖圆形,微向上翘。后端成坡状。中间钻四个小孔,孔中穿以犴腿皮圈或绳子,用以系足。板底多钉以犴、鹿皮。在雪岭或冰上滑行时双手各撑一竿, 日可行80公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