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满洲跳神仪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满洲跳神仪

清朝满洲人祭神、请神的一种仪式。《清稗类钞》记载: 八旗旧族、宗室、王公家举行跳神仪式,一月以前先酿好酒。前三日,每天早晚献上祭牲各二。前一日,制作糕饵,用木锤砸碎黄黍米,然后蒸熟,叫做“打糕”,在神牌前各放九盘。正式举行跳神仪的当日,五鼓,献糕于明堂。然后,主人吉服西向跪,设神幄,东向。供上糕酒素食。中间设如来、观音、关羽的神位。女巫吉服舞刀,祝祷说: “敬献糕饵,以祈康年”。主人跪着叩击神板,周围的人也随着主人叩击神板,或者跟着主人的节拍弹奏弦筝、月琴。女巫歌舞完毕,开始朗诵祝辞,主人叩首起立,肃立聆听。管理香火的妇女恭恭敬敬地把如来、观音二神位从窗户中请出来,在房间的西面设龛,以安奉神位。负责宰牲的人大声呼喊: “进牲。”下人将准备宰杀的祭牲抬入,主人跪下,家人全跟着跪下。巫师上前致辞之后,用酒浇祭牲的耳朵。待祭牲耳朵里面灌满了酒,负责宰牲的人便高声叫喊: “神已经领走祭牲了。” 于是主人连连磕头叩谢。负责宰牲的人指挥屠宰手宰杀祭牲。蒸煮完了以后,挑择最好的部分,剁碎后供奉于神位前。主人再次拜谒,巫师再次致辞,并向主人献上象征吉祥的帛巾。主人跪领帛巾,交给管事人。然后,再向神位叩首。这些仪节都结束了,主人才开始召集宗人分食胙肉。这期间,宗人不许出家院大门; 有客人来,主人迎送亦不出门户。翌晨,设神位在庭院前面,北向。主人吉服,用男巫致辞,然后用米洒地,主人磕头叩拜。把祭牲身上的肉都剁成碎片,和蒸熟的米饭一起供奉,这叫做“祭天还愿”。再过一天,主人去神位前祈福,供奉糕饼。糕饼用五色线拴起,供在神位前。祝辞完毕,以五色线系在主人胸前,称为“受福”。整个仪程三天结束。另,清人杨宾 《柳边纪略》卷四中记载: “满人病,轻服药而重跳神。亦有无病而跳神者。富贵家或月一跳,或季一跳,至岁终则无有弗跳者,……跳神者,或用女巫,或以冢妇,以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击鼓,……口致颂祷之辞。”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