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潘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潘菽1897—1988Panshu中国心理学家。原名有年, 曾用名潘淑,字水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1年留美主修心理学,1923年获印第安那大学硕士学位, 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心理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1949~1956年先后任南京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主席、校长兼心理系主任。1956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后任该所所长。历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早年注重心理学的实验研究。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一直探索改革旧心理学和建立科学心理学的途径。主要成就有: 潘菽1897—1988江苏宜兴人。心理学家。北平大学哲学系毕业,留学美国研究记忆问题,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从事心理学研究和教学,涉猎很广。先后讲授过《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理论心理学》、《语文心理学》等课程。主要著作有:《心理学概论》、《社会的心理基础》、《心理学的应用》、《教育心理学》(主编)等。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心理学报》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编委会主任等职。 潘菽中国心理学家。生于1897年,1988年去世。曾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主要著作有《心理学概论》(1929)、《心理学的应用》(1934)、《教育心理学》(1981)等。涉足心理学的多个领域,如实验研究、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身心问题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