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潜移默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潜移默化qianyi mohua潜:暗中,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品德或者习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感染、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历来重视有目的、有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孔丘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们的性情先天的素质本是相近的,只因后天环境和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渐渐地相差远了。墨子以染丝为例,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即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认为人之具有各种思想和品德,是环境和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荀子把潜移默化的影响,称之为“渐”。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注意点点滴滴,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的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教育。 潜移默化qianyi mohua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特色。家庭教育不同于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学校教育,它寓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每日的作息、家庭娱乐、闲谈、家务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在点点滴滴中渗透着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更侧重于家长在实际生活中,通过自己、通过生活给予孩子长久的、连续不断的熏陶、感化。这就要求家长在与子女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生活中,注意加强个人修养,提高思想、文化素质,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出发,为子女树立好的榜样。此外,家长要有目的地挖掘、利用生活中潜在的教育因素,为子女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例如:鼓励子女多参与家庭的家务劳动、家庭管理等;为孩子购置图书、报纸、杂志等,形成读书好学的家庭气氛。丰富多采的生活是培养、教育子女的最好途径,家长只有善于利用家庭生活的内部力量, 充分发挥他们潜移默化的作用, 才能使子女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潜移默化Qianyimohua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语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第七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潜移默化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造就一个社会环境,使得人们能够经常感受到高尚的道德情操,逐步地、自觉不自觉地云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以及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外在的不良影响。必须加强对道德教育环境的管理,使人们能够时时感受到良好的道德风尚,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更趋向于高尚的道德境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