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瀛壖杂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瀛壖杂志

笔记。清王韬(1828—1897)撰。六卷。韬有《王弢园尺牍》已著录。是书为作者居上海时所作,约成于同治间,七万余字。作者有感于沪地开禁以来,外国资本日渐渗透,时局动荡,风尚渐变而撰是书以警世人。故其内容多载上海风景俗尚、古迹时事及开禁后社会诸方面变化。对西人科技、风俗亦有所载。其中于上海人文之胜,包括诗词、文章家、画家生平小传,名流、学者轶事等记述尤详。为研究清代后期上海文学、历史、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有《笔记小说大观》,《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等版本。

瀛壖杂志

清上海风土掌故杂记。六卷。清王韬著。王韬(1828—1897),原名利宾,字紫诠,号仲弢、弢园老人、天南遯叟等。江苏甫里(今吴县东南甪直镇)人。道光时秀才。二十二岁起,入上海英国教会所办“墨海书馆”任事,前后十三年,与沪上名士多所结交。咸丰十一年底(1862年初),以暗通太平军之事遭通缉,逃亡香港。同治六年(1867),应传教士理雅各之邀,赴英协助翻译中国经书,并得游法、俄等国,眼界大开。十三年,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鼓吹变法自强。光绪十年(1884)回沪,颇得丁日昌、盛怀宣等洋务官僚器重。晚年任格致书院掌院。为人博闻广识,著述甚富,有《普法战纪》、《法国志略》、《扶桑游记》、《弢园文录外编》、《瓮牖馀谈》等传世。
《瀛壖杂志》系作者据寓沪期间见闻笔记整理编次而成。卷一,地理沿革、形势、城镇建置、河道水利、商业贸易、岁时节令、物产等;卷二,饮食生计、户口田赋、海运仓储、海关税项、慈善机构、书院、寺观及园林兴废等;卷三至卷五,多述人物逸闻;卷六,谈中西通商后沪上风俗变迁及西方传入之新奇事物。书中所记风俗,多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如卷一称“沪城风俗,元旦贺岁,各家皆食腻羹菜头,小儿多击鼓敲钲以为乐。俗以正月三日,送家堂霤神。五日,例接财神,必用鲜鱼极活泼者为‘元宝鱼’。先一日担鱼呼街巷,有以红绳扣鬐踵门而来者,谓‘送元宝’。十三日,家人即灶卜流年事,握秫、谷投焦釜中爆之,花而妍者吉,名‘卜流花’,俗名‘爆孛娄’”。其余如灯节之制剪纸镂花灯,四月之兰花会,六月之城隍庙晒袍会,霜降后之斗鹌鹑,十月之“炉节”,多系上海一带特有。
近代以来,西潮东涌在上海激起的种种变化,书中也有大量反映。如谓“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僭侈,上下无别,而沪为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衙署隶役,不著黑衣,近直与缙绅交际,酒食游戏征逐,恬不为怪”(卷一)。洋泾为当时西人在沪通商集聚之地,可见近代商品经济不仅侵蚀着自然经济,也破坏了旧礼仪风俗。卷六叙述了西人在上海建楼居住、设立教堂、西医院及其引入的印刷机、新闻纸、火轮船、火器、电报、煤气灯、跑马、赛舟、摄影、马戏、摩术、歌剧、影戏、新法种牛痘等设施,确实给人一种“别开人境,耳闻目见,迥异寻常”的气象。同时,对上海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洋场”的种种奢靡丑恶现象,如鸦片的流毒、娼妓之盛行等也作了相当揭露,多方面地展示了近代上海的畸形发展风貌。
书中还保留了许多有关上海旧园林名胜建置沿革的资料,而凡在上海活动过的官僚幕客、名流学者、文人术士、书画家、才女、武夫、僧道、名医等,也莫不在其中留有踪迹。这些,皆可供地方史研究参考。
最早有光绪元年(1875)广州刻本,另有翻印本多种。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复将其标点出版,收入《上海滩与上海人丛书》第一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5: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