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火耕水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火耕水耨burn and submerging cultiva-tion

起源于中国南方不用牛耕,实行直播的一种早期的水稻栽培技术。分别见于《史记·平准书》、《汉书·武帝纪》和《盐铁论·通有》等文献。《汉书·武帝纪》应劭注中对火耕水耨的解释是:“烧草下水种稻,草与稻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复下水灌之,草死,苗独长。所谓火耕水耨。”按照这种解释,可以把火耕水耨的特点概括为以下三点:其一是以火烧草,不用牛耕;其二是直播水稻,不用插秧;其三是以水淹草,不用中耕。可见,这是一种粗放的水稻栽培方法。这种方法,当时主要分布在江南的楚越或荆扬之地。由于这些地区地广人稀,不具备精耕细作的劳动力条件。但是,这只是当时的稻作方式之一。因为,汉代在先进的农业地区插秧移栽法业已创始,除了火耕水耨法之外,还有插秧移栽法。

火耕水耨

秦汉及以前的耕作法。行于江南水稻种植区。其法: 放火烧草为灰,下水种稻,草与稻并生,稻长至七八寸高,将草割倒,置于田中,再放水溉田,水淹草死,稻独茂。又法:稻田收获后,将稻草在田中就地焚灰,然后耕田种植,至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

火耕水耨burn-and-flooding

汉代中国南方楚越之地栽培水稻的一种方式。《史记》、《汉书》、《盐铁论》等文献中,都有关于火耕水耨的记载。火耕水耨这种水稻栽培法,大体有三个特点:
❶以火烧草,不用牛耕;
❷直播水稻,不用插秧;
❸以水淹草,不用中耕。可见,这是在地广人稀条件下,采用的一种粗放的水稻栽培法。

火耕水耨

《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所谓“火耕”,就是在田地里放火烧掉杂草,荆棘,然后把谷种点播入土。待禾苗长到七八寸时,清除杂草,然后灌水入田浸泡,即是“水耨”。不施肥、耘田、除虫,待稻谷自然成熟收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