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灵岩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灵岩山

位于木渎镇西北。前临太湖,背靠大焦、天平山。山石深紫可制砚,故又名砚石山。海拔182米,面积1800多亩,花岗岩山体。山多奇石,状物象形,有石龟、石马、石鼓、醉僧石、牛眠石、鼠儿石、和合石、灵芝石等灵岩十八景,尤以灵芝石最著名。“石芝昔含元气生,兹山始有灵岩名”。山间苍松林立,殿宇雄伟,古迹罗列。相传灵岩寺大殿,即建于当年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馆娃宫遗址。山顶花园有两井:吴王井,圆形,又称日井,传说西施常于此梳妆;一八角形的智积禅师井,又称月井,井前浣花池传为西施赏荷处。灵岩塔西有响屧廊遗址,宋王禹偁曰:“廊坏空留响屧名,为因西子绕廊行。”由寺西行不远,山顶巨石刻“琴台”二字,传为西施鼓琴弄瑟处。山麓一溪通太湖边的香山,名采香径,相传夫差为西施往香山采花而凿,又因宫女在溪边沐浴梳妆,溢脂流香,故又称香水溪、脂粉塘。半山有西施洞,明高启诗云:“只恐西施是仙子,洞中别自有楼台。”山多古墓,宋名将韩世忠与梁红玉合葬于山南麓。清康熙、乾隆二帝六次南巡,都曾于灵岩山驻跸。历代无数名人曾来此怀古题咏。李白《苏台览古》诗咏:“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灵岩山

位于江苏苏州市西南12.5公里处。有灵岩寺、灵岩塔著名古迹。寺中大雄宝殿,巍伟庄严。还有“吴王井”、“智积禅师井”、“西施梳妆台”和“响砬廊”等遗址。山顶有“琴台”,相传是西施鼓琴之处,可饱览太湖风光。

灵岩山

在江苏省吴县木渎镇西北、距苏州市约15公里。海拔182米。因山石状似灵芝,故名。又因石可作砚,山形似象,亦称砚石山或象山。山顶灵岩寺一带原是春秋时吴王夫差的“馆娃宫”遗址。山上有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的秀峰寺,唐改灵岩寺,又名崇报寺。后屡建屡毁。现除一塔外,均为1919-1932年间重建。有弥勒楼阁、大雄殿、多宝塔、藏经楼、香光厅、钟楼等建筑。山上还有吴王井、西施洞、琴台、玩月池等古迹。山西南麓有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合葬墓,墓碑碑文为南宋宰相赵雄所撰,全文近1.4万字,世所罕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