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炭河里古城墙和墓葬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炭河里古城墙和墓葬

西周古城址。位于宁乡县黄材镇寨子村。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多次对在其附近出土商周青铜器的炭河里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意图对历年宁乡出土青铜器所反映的文化和民族属性深入进行研究。在此之前,考古工作者曾在炭河里遗址范围内发现了1号台基和1号房基 (F1)。1号台基为次生黄土堆砌而成,长方形,东西残长31.4、南北残宽15米,台面上有大型柱洞25个,排列较有规律,整体看来为一座大型或有回廊的木结构建筑,时代可能为西周。由此推定炭河里可能有当时的古城,附近现在仍可见到的堤形土堆或许为古城墙。为了求证,2004—2005年考古工作者对土堤进行了解剖,发现确为商周时期人工筑造。结构为上下两部分,下为基础,厚1米,由较纯的次生黄土夯筑而成,加固槽及夯层中出土陶片,与大型台基陶片类同,为西周时期。土堤外侧护坡上迭压的褐色沙黏土层中出土遗物,不晚于西周时期,证明土堤使用年代也为西周时期。继而在土堤内外开挖数条长探沟。这些工作取得了3项重要成果: 1.弄清了遗址区地层堆积和土堤内外地层的对应关系,确认了土堤基础部分和1、2号台基黄土层来源; 2.在土堤内外均发现了壕沟的线索,可大体推定土堤应为古城墙尚存的一段; 3.在遗址南黄材河对岸发现西周时期文化遗存和黄材河从南往北移动的线索,认定河岸北移了150余米。这可计算出由土堤 (实为城墙)圈定的原来城内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土堤内现存面积的十倍。在炭河里遗址邻近的寨子村新屋组清理出7座西周墓葬,随葬品以铜器和玉器为主,铜器数十件,器类有鼎、卣、爵、斝、臿、刮刀、矛等。玉器200多件,主要为珠、管和少量鱼形饰。整体看来,墓葬出土铜器种类和风格与炭河里城址采集的残铜器及以往这一区域出土铜器类似,玉器也和炭河里遗址内采集的玉器以及邻近出土“戈卣”、“云纹铙” 中所藏玉器种类相同。可以确定墓葬与城址以往周围地区出土铜器同属一个文化共同体。炭河里遗址的发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填补了湘江流域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缺环,找到和切入了长期困扰学术界的“宁乡铜器库” 的文化载体,为中国古代文明进程、中华民族文化形成等重大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国家文物局公布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