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炼丹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32 炼丹术我国古代的一种方术,其具体内容是炼制可使人长生不死和能点石成金的灵丹,时称神丹或仙丹。炼丹术又常谓金丹术、炼金术、点金术或黄白术等。公元前3世纪在我国即出现炼丹活动,至公元1、2世纪大盛,前后持续2000年之久。尽管炼丹术的发生带有浓重的迷信色彩,炼丹活动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但这一持久的社会规模的活动,却使人们广泛深入地接触大量自然现象,大大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能力,积累了大量经验性知识。特别是唐宋以后,炼丹活动逐步向应用技术方向发展,诸如火药、冶金、医药等许多领域的发明、发现和创造,无不与炼丹实践密切相关。约公元8世纪(我国的五代时期)阿拉伯也出现了炼丹活动,称为alkimiya,据考证kimiya可能是古汉语“金液”(我国炼丹家把用来点化铜、铁等为金的神丹称为“金液丹”)的译音。约在12世纪(我国的明代)经阿拉伯将炼丹术传入欧洲,继经数百年的传播和发展,炼丹术在欧洲成为近代化学发生发展的基础。炼丹术的本质就是实验化学,它是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东汉炼丹家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炼丹理论性著作,书中列述《火记》六百篇,可见当时火法炼丹已积累了大量经验性知识。晋代炼丹家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对晋以来的炼丹术作了详细记载和总结。 炼丹术古代方士企图炼制“长生丹”的方法。炼丹又分内丹、外丹。内丹是以静功和气功修炼精、气、神。外丹是把某些矿物或普通金属经炼制来求取丹药,妄图借助金石的精气使人长生不老,或者实现点石成金的目的。因此,炼制外丹又称炼金术、点金术。我国战国时期就已有方士求不死之药的记载。汉魏六朝时期,炼丹活动风行。炼丹过程包括很多化学反应,对炼丹过程的研究,促进了早期化学的发展。历代都有炼丹著作问世,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炼丹著作。《道藏》中与炼丹术有关的著作有百余种,是古代化学的丰富宝藏。 炼丹术将丹砂等矿物混和加热,使其熔化,以炼制延年益寿药物的方法。为我国古代道教及方士的法术之一,是在魏晋南北朝后,贵族士大夫阶层流行服食矿石以求长生不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丹砂、钟乳石、赤石脂、紫石和硫磺等配制而成的“五石散”曾被奉为“宝药”,可是“宝药”非但难以延寿,反而使人中毒,日久造成终生残疾甚至短命。既然生服不能奏效,有人自然想到将矿石混和置于炉中烧炼,因主要成分是丹砂,故称为“炼丹术”。东晋时期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葛洪(284~364)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影响的炼丹家,曾拜师郑隐学得此术。他听说广东一带出产丹砂,于是携子侄赴广州,在风景秀丽的罗浮山下结庐,潜心修道炼丹。所著《抱朴子·内篇》中详细记录了炼丹方法,是现存的历史上较早的炼丹术著作。然而葛洪最终也未能炼出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丹砂化学成分为硫化汞(HgS),烧炼后有毒,食之无益反而有害。但是葛洪毕生的实践却为无机化学和冶炼积累了经验。炼丹术后经阿拉伯传至欧洲对世界化学史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来,道教中“炼丹”一词增添了新的内涵,分为内丹、外丹,外丹承袭旧意,内丹则指以静气功修炼“人身三宝”精、气、神。 炼丹术道教炼丹术起源很早,战国时代燕齐方士有神仙传说和求神仙药事。到秦汉时,便有所谓炼丹术与黄白术。起初丹家都以药物制作金银,不分炼丹与炼金。后来形成了李少君、栾大一派,以丹砂为主,专制作黄金,故称之 “黄冶”; 淮南王刘安一派,则以汞水为主,兼作金银,故称之 “黄白”。晋代葛洪,炼丹术渐成为方士的专有技术。葛洪继承了早期的炼丹理论和实践,加以发展,对后世炼丹家有着很大的影响。梁陶弘景使炼丹与制药相结合,发展了制药化学,成就突出。隋唐是炼丹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丹家和丹书。唐代孙思邈进一步研究炼丹方法,制作出多种化学药品。宋代炼丹活动,一般都有明确的目的,从此丹书对炼制药物的用量标准、器皿的制造要求以及炼制过程的描述情形来看,较前人精密。对药物反应现象的记述也比较具体,更符合实际。总之,炼丹术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创造,也是近代化学的先驱。炼丹术从8—9世纪由中国传入阿拉伯,12世纪传人欧洲,16世纪中叶,广泛流传,到18世纪发展成为近代化学。 炼丹术道教炼丹术起源很早,战国时代燕齐方士有神仙传说和求神仙药事。到秦汉时,便有所谓炼丹术与黄白术。起初丹家都以药物制作金银,不分炼丹与炼金。后来形成了李少君、栾大一派,以丹砂为主,专制作黄金,故称之 “黄冶”; 淮南王刘安一派,则以汞水为主,兼作金银,故称之 “黄白”。晋代葛洪,炼丹术渐成为方士的专有技术。葛洪继承了早期的炼丹理论和实践,加以发展,对后世炼丹家有着很大的影响。梁陶弘景使炼丹与制药相结合,发展了制药化学,成就突出。隋唐是炼丹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丹家和丹书。唐代孙思邈进一步研究炼丹方法,制作出多种化学药品。宋代炼丹活动,一般都有明确的目的,从此丹书对炼制药物的用量标准、器皿的制造要求以及炼制过程的描述情形来看,较前人精密。对药物反应现象的记述也比较具体,更符合实际。总之,炼丹术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创造,也是近代化学的先驱。炼丹术从8—9世纪由中国传入阿拉伯,12世纪传入欧洲,16世纪中叶,广泛流传,到18世纪发展成为近代化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