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烧柴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烧柴蔸节令习俗,流行于全省各地多民族之中。湘俗重除夕日火旺,认为火旺即家旺。故谚云: “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农家于夏天即挖好一个大柴蔸,让其干透,留到年三十晚上烧。柴蔸谐音 “财头”,以示能够进财。以为烧得越红火,则明年进财越多。但不能很快烧完,至少要烧到第二天天亮,或二三日不熄。湘西苗族、土家族,以柴蔸象征猪头,树蔸越大,象征明年喂的猪越肥。除夕夜在大柴蔸旁,另放若干小柴蔸,有如猪娘带崽,称“猪娘柴”。以燃烧红旺象征来年养猪顺畅,能多进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