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焦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焦山在江苏镇江江心中,古名樵山,东汉焦光隐居山中,故改名焦山。沿砾石沙洲西行,援石壁临山顶吸江楼蔚然壮观。从楼西行,修篁疏竹中有小斋三间,为郑板桥读书处。由此下山到壮观亭,亭建于五百多年前。山南麓为焦山寺、清初改名定慧寺。寺西南临江有华严阁,为最富诗意的一景。山多悬崖,岩上满刻名家书法摩岩石刻。山下的宝墨轩里保存了自南朝至清代各种字体的石碑二百多块,琳琅满目,尤以《瘗鹤铭》石刻,深受历代书法家推崇,被称为“大字之祖”。 焦山位于市东北长江中。山高70.7米,周约2000米,与象山隔江对峙。因东汉学者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满山苍翠,宛若碧玉浮江,故又名浮玉山。东北有两座小山,名松寥山和夷山,似门阙,古称海门。焦山名胜古迹甚多,尤以摩崖石刻著名于世,有六朝以来历代二百余名人真草隶篆题刻,其中以米芾、陆游等人题名最珍贵。还有掩映于古木之中的三诏洞、定慧寺、壮观亭、华严阁、古炮台、御碑亭、百寿亭、文昌阁、观澜阁、槐荫精舍、六朝柏、宋槐、明银杏等。古寺掩隐于碧峰翠峦之中,有“焦山山裹寺”之说。 焦山1879~1942字石仙。父焦蔚为清末秀才。幼随父就读。1904年入怀宁县学堂,1906年考入安徽测绘学堂,1909年选送北京中央测绘学堂高等科学习。民国成立之后,在安徽、贵州、广东等地从事测绘工作。北伐战争期间任参谋团中校参谋,并献私藏全国要图多种,作进军参考,获二级宝星奖章。1929年起在江西、浙江、湖南等地从事测量工作和民政工作。1932年任安徽省陆军陆地测量局局长兼省土地局技正和测量队长。曾创办简易测量班,培养测绘人才;又建小型天文台,普及天文知识。1937年以年老多病辞归。著有《蒙气差论》和《土地测量学》。所作旧诗楹联,分别收入《梅峰山房诗存》和《适轩联语》。 焦山在江苏省镇江市东北长江中,与南岸象山对峙。山高70米,周约2000米。山东北有松廖山、夷山雄峙,古人称为海门,形势险要,为历代江防要地。相传东汉末年著名学者焦光隐居于此而得名。又因满山苍松翠柏宛如碧玉浮江,故又名浮玉山。自古即为游览胜地。山中有六朝柏、宋槐、明银杏等珍贵古树。南宋初,韩世忠驻此抗击金兵。名胜有定慧寺、三诏洞、宝墨轩、摩崖石刻、别峰庵、吸江楼、壮观亭、古炮台、观澜阁等。山上山下,沿江陡岩峭壁上,摩崖题名、题记石刻众多。六朝古碑“瘗鹤铭”是其中稀世珍品。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