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焦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焦竑1541—1620

明万历十七年(1589)己丑科状元。南直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字弱侯,号澹园,又号漪园。为生员时,即负盛名。从督学御史耿定向学,复质疑于罗汝芳。举嘉靖四十三年(1564)乡试,赴京会试不第,还就崇正书院读书,直至廷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益讨习国朝典章。万历二十二年预修《经籍志》,教小内侍书。皇长子出閤,充讲官。二十五年充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因举子曹蕃等九人文多险诞语,被劾,谪福宁州同知。岁余大计,又被镌秩,遂不出。博览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杂说,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驯雅,卓然名家。著有《易荃》、《禹贡解》、《逊国忠臣录》、《澹然集》、《支谈》、《焦弱侯问答》、《焦氏笔乘》、《焦氏类林》、《玉堂丛语》、《老子翼》、《庄子翼》、《阴符经解》、《献征录》、《熙朝名臣实录》、《俗书刊误》、《国史经籍志》、《中原文献》等。

焦竑


焦竑1541—1620

字弱侯,号澹园,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明代著名学者,有《澹园集》49卷、《续集》35卷行世。
他论文强调“实”,要求文章要有“道”、“德”、“事功”、“性命”(即“义理”)之实,认为前人如申、韩、管、晏文章的内容之所以充实,是由于他们“皆心之所契,身之所履,无丝粟之疑,而其为言也,如倒囊出物,借书于手,而天下之至文在焉,其实胜也”(《与友人论文书》),这样的文章,实非“后世之空言”。同时,他不废“词”与“法”,即语言和艺术法则。主张“惟文以文之,则意不能无首尾,语不能无呼应,格不能无结构”(《与友人论文书》),但又反对“离实以为词与法”——离开一定的内容而追求辞藻和法度,要求作者“心能知之,口能传之,而手又能应之”(《刻苏长公外集序》),真正达到文章“实胜”。
他对前后七子的复古观点批评甚激,力反因袭剽窃,认为“夫词非文之急也,而古之词,又不以相袭为美。”他还提出“性灵”之说:“诗非他,人之性灵所寄也”(《雅娱阁集序》),主张创作要“脱弃陈骸,自标灵采,实者虚之,死者活之,臭腐者神奇之”(《与友人论文书》),要求推陈出新,脱弃前人之体貌风格,突出自己之精神风采。其论点多有反道统的倾向。他反对因袭、主张独创、提倡“性灵”的文学主张,对于公安派的文学理论有直接的启示和影响。

焦竑1540—1620

明学者。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世称澹园先生,日照人,一作江宁(今南京)人。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举进士第一,官至翰林院修撰,主修《国史》,撰《经籍志》。后弃官不仕,专攻经史,著书立说。与李贽交往甚厚。精字学,著《俗书刊误》12卷,一至四卷类分四声,刊正讹字,五卷考字义,六卷考骈字,七卷考字始,八九卷考音同字异,十卷考字同音异,十一卷考俗用杂字,十二卷考字形疑似。论辨甚详。另著有《焦氏类林》、《焦氏笔乘》等均传于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