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燕喜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燕喜台又名宴喜台。位于县城东。据旧志记载,燕喜台始建于汉,梁孝王刘武所筑。原名雁池,唐改名燕喜。台下华池,水清平似镜,“华池邀月”是砀山胜景之一。唐天宝三年(744),李白曾与邑令刘砀山泛舟于此,赋诗《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中有“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句。燕喜台因此名声益著。宋政和三年(1113),真州知府李釜书刻“宴喜台”碑。石碑高1.75米,宽0.8米,竖于台侧。元延祐三年(1316),宴喜台改为谯楼,碑刻移县治前。今台亭已废,碑刻尚存。 燕喜台又名宴喜台,在砀山县城东。据旧志记载,燕喜台始建于汉朝,是梁孝王刘武所筑。原名雁池,唐改名燕喜。有台,有亭,台下有池名华池,“华池邀月”是砀山八景之一。唐天宝三年(744),诗人李白在朝中受谗,“赐金还山”后,曾与邑令刘砀山泛舟于此,留有《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一诗,有“明宰试舟辑,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句。自此,燕喜台名声益著,一些名人也前来游览吟咏。宋政和三年(1113),真州知府李釜书“宴嬉台”刻于石碑,碑高1.75米,宽0.8米,竖于台侧。元延佑三年(1316),宴喜台改为谯楼,碑刻移县治前。今台、亭、华池均废,碑刻尚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