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燕青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燕青拳

武术拳种之一。因清末静海人霍元甲精于此拳,而名声大振。此拳相传产生于唐末,后由宋代燕青广泛传授而得名。燕青为官府追捕之人,他的弟子门徒为防人耳目,而隐燕青之名称之为“秘宗拳”。又说燕青在躲避官兵时,一路未留脚印,使官兵寻不到踪迹而迷路,因此称为迷踪拳、迷路拳。还有认为此拳源出河南嵩山少林寺,某僧人因见山中名猊的猴类相斗,受到启发而创编,称作“猊踪拳”。此拳注重擒拿技法,讲究腰功腿功和精气神,多用肘、腿、跌翻动作,拳路复杂,纵横回转,轻灵敏捷。据史料记载,清代此拳的中心在河北沧县,山东岱岳人孙通在此传授,他死后中心移至静安(今属天津)霍姓一族,并广为流传。此拳有套路秘宗母拳、大小五虎拳、燕青架、燕青神捶、燕青翻子等。对练散手有燕青三打、燕青十打、燕青十四手、五花绵掌、里外战、迎面对等。器械有燕青刀、青龙剑、二郎棍、燕青拐、明堂刀、五虎断门枪等。另外还包括轻功、硬功和保健功等功法。

燕青拳

武术拳种。又称猕宗拳、秘宗拳、迷宗艺等。燕青拳在青岛、平度、青州一带流传较广。关于此拳的传说很多。一说唐末已经产生,宋代卢俊义在嵩山少林寺加工发展。燕青师承卢俊义学拳,又取其猕宗(猿的一种)相斗之神志,有所创新。一说燕青的门徒钦佩燕青的拳艺,但燕青是被官府追捕的“反贼”,因隐其名称秘宗拳。清代岱岳人孙通传播此拳,则有确切史料记载。孙通初从兖州张某学拳,后又在少林寺习武数年,学成后到河北沧县教练此拳。因孙通晚年隐居,故其弟子称此拳为秘宗拳。孙通死后,此拳的中心由沧县移到静安县霍姓一族,霍家后代霍元甲武艺超群,此拳因此名声大振。燕青拳的特点是结构巧妙,长短兼备,虚实互参,快速敏捷,灵巧多变,实而无华。一般拳种均在纵向或横向的直线上出拳,此拳的运动线路则成“蜘蛛巢状”纵横回转,讲究人到手到,手到脚到,以静制动,以柔制刚,借劲顺力,出其不意。有燕青击技歌一首,曰:身心一动手脚随,抵漏偷手疾如飞;迎面前手跟后手,更并双手随一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