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爱日精庐藏书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爱日精庐藏书志

私家藏书目录。清张金吾撰。张金吾(1787—1829),字慎旃,一字月霄。江苏常熟人。家世儒学,代有藏书。叔父张海鹏,以辑刊《学津讨源》、《墨海金壶》等丛书而著名。金吾自幼博览群书,二十二岁补博士弟子员。因省试不中,绝意仕途,笃志藏弆,积书至八万余卷,书楼“诒经堂”,亦名“爱日精庐”。嘉道间,与陈揆“稽瑞楼”并甲吴中。他强调为读书而藏书,尝言“藏书而不知读书,犹弗藏也”。并能乐与人共,有叩必应。此书之外,还编著《两汉五经博士考》、《广释名》、《金文最》等,多至二百余卷。
嘉庆二十三年(1818),张金吾曾编就一部二十卷的藏书简目。在此基础上,又别“择传本较稀及宋元明初暨传抄文阁本”凡一万二千卷,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编成善本藏书目录《爱日精庐藏书志》四卷,并于次年用木活字排印出版。道光三年(1823),因藏书增益颇多,重加编次,更新体例,厘为三十六卷,道光六年(1826)续修四卷,合为四十卷,于次年梓印问世。通行的《爱日精庐藏书志》就是指这个四十卷本。
《爱日精庐藏书志》正续两编,计收录宋元旧本、明初精刻和旧抄精抄精校等善本书七百六十五部,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编排。其收书原则,版本与内容并重,“要以有裨学术治道者为之断”。故对“阐明经训,考证古今”的经史著作尽量求全,对“古人精神所寄”的别集亦兼取并蓄,唯子部书籍仅“就其稍古与近理者”选而入之。张金吾藏书在他生前就已散尽,大部分善本书在迭经战乱后也已踪迹杳然,幸赖书志撰成,使后人尚能一窥梗概。
《爱日精庐藏书志》著录详备,体例严谨。每书之下必依次著录卷数、版本、作者、序跋题识及解题。其内容特点有三点:一、版本著录尤详,不仅记注版本形式特征和收藏情况,且“必列某本旧新之优劣,抄刻之异同,展卷具在,若指诸掌”。二、载录序跋题识,不遗不滥。凡“世有刊本,作者有专集行世,经部见于《经义考》、《小学考》,唐文见于《全唐文》”的序跋,不予录入,“余则备载全文。”比《经义考》体例精审得多。凡先辈时贤的手书题识,虽仅有校雠岁月、藏弆姓名,亦因其“皆古书源流所系”,而悉为登录。书目录存题识虽在张氏之先已有,但都不如张氏录存之详备规范。三、略附解题。除已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书和医书外,各书多有题跋性质的解题,或作内容提要,或汇萃历代簿录书目的记载,或自叙校雠考证训诂之心得。
《爱日精庐藏书志》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它广采博取历代各种书目体裁的优点,融为一体,创建了一种私家藏书目录的新体制。这种既有详尽著录,又有考订心得的目录体制,被后世目录学者概括为“题跋和书目合二而一的产物”,并以“藏书志”命名。藏书志目录体制比普通藏书目录的学术参考价值高,更适用于善本书目。后来藏书家编撰善本书目多仿效其例,如清末四大藏书家中的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另外该书志比前人更具体地阐明了善本的标准:“宋元旧椠有关经史实学而世鲜传本者,上也;书虽习见,或宋元刊本、或旧写本、或前贤手校本,可与今本考证异同者,次也;书不经见而出于近世传写者,又其次也。”在版本目录学研究中也产生过一定的借鉴作用。张金吾对藏书志体制和善本概念的具体阐述,集中在他撰写的《爱日精庐藏书志序》和《例言》中,成为两篇古典目录学的经典文献。
《爱日精庐藏书志》三十六卷《续志》四卷除张氏自刻本外,还有光绪十三年(1887)吴县徐氏灵芬阁木活字印本。又1982年台湾文史哲出版社影印张氏自刻本,附编简目及索引。

爱日精庐藏书志

三十六卷。续志 四卷。清张金吾撰。张金吾(1787—1829),字慎旃,别字月霄,江苏常熟人。生于藏书世家,精校勘考据,二十岁即有志于藏书之业,后所藏逾八万卷,自将所藏中择取宋元旧本、明刻精本及旧钞、精钞、精校编为此目。初为四卷,后增补为四十卷(包括续志四卷)。收书七百六十五部,每书首列某氏刻本,辑录名家文集中有关跋文题识,再就原书加以考证校勘,最后汇集撰写解题。对于宋元刊本及《四库》未采而后出者,“各为解题,识流别”。另外,著录书名皆遵原本,增注之文则以阴文区别,因此成为重要的版本目录学资料。有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常熟张氏活字四卷本、道光七年(1827)常熟张氏刊本、光绪十三年(1877)吴县徐氏灵芳阁木活字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