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爱迪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爱迪生1847—1931Aidisheng美国科学家和发明家。出生于俄亥俄州的迈兰镇。童年时代的爱迪生,充满了好奇心,对什么事情都要追根寻源。上学后,老师和同学把他当作一个愚笨的孩子对待,常常嘲笑他,不到3个月爱迪生就不得不退学了,因为老师认为他不值得一教。从此,爱迪生一面跟父亲学做木工,一面在母亲的辅导下继续学习。他学习十分勤奋,在火车上当报童时,为了充分利用时间,爱迪生甚至把试验室“搬”到了火车上,而他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试验室的药品燃烧,差点引起火灾,激怒的车长不汉扔掉了爱迪生的仪器和药品,还打了他几个耳光,从此他的耳朵开始变聋。这次打击并没有使爱迪生灰心丧气,而是更加刻苦地学习。后来,他曾诙谐地说:“耳聋是一种福音”。因为世上一切喧闹声都远离了他,使他能专心致志于工作,发明。爱迪生拥有1091件注册专利,人称“发明大王”。有人说他是天才,他却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事实也确实如此,爱迪生除了具备好奇、敏感、有经济眼光等发明家必备的素质外,更具有创业精神和百折不回的精神。他的每一项发明,都经过几百次的试验。在他最著名的发明之一,碳丝灯炮的研制过程中,爱迪生就试用了上千种灯丝材料。电灯发明后,爱迪生并没有完事大吉,而是致力于它的实际应用,他总共获得了147项关于电灯的专利。这些研究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在研究过程中,连续工作几天是常事,有一次他和他的助手们竟有5个昼夜没有好好合过眼。1876年,爱迪生自己创办实验室,力图把实验室办成“发明”工厂。他打破过去科学家单独从事研究的习惯,组织了一批专门人才,共同致力于发明,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工业实验室,以后欧美各大公司企业都仿效他的做法,从而开辟了科学研究的新时代。爱迪生说:‘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们在世的短暂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正是这种献身科学的精神,使爱迪生成为留声机、蜡制唱片、碱性蓄电池、电影放映机和摄影机的发明人。 爱迪生1847. 2.11—1931. 10. 18Aidisheng,Edison Thomas ALva美国电气发明家。生在俄亥俄州的一个农民家里。没有受过正规教育。7岁上学时由于爱提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老师常常答不上来,3个月之后被迫离开了学校。从此,他在当过乡村教师的母亲指导下,自学各门课程。他最喜欢化学和物理,并用自己积攒的零用钱买书和实验器材及药品,自己动手做实验。由于家境贫苦,12岁时不得不到火车上当报童,边卖报边自学和做实验。一次,因火车震动引起化学药品着火,被车长打了一记耳光,致使他右耳永远失去听觉,被迫流浪。1862年8月的一天,爱迪生正在一个小火车站卖报,突然发现一列火车正向一个在铁轨上玩耍的小男孩呼啸而来,爱迪生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救了这个小孩。小孩的父亲为了感谢爱迪生,教给他发电报的技术,三个月后爱迪生成了一个优秀的报务员。这时他才15岁。从此,他更加勤奋自学,日夜钻研。16岁那年就发明了自动定时发报机。1876年,爱迪生在纽约附近的门罗公园建立了较大规模的实验室,在这里他完成了一系列的发明工作。1877—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这个会说话的机器轰动了全世界。法国政府授予他爵士头衔,美国总统邀请他到白宫表演。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电灯;制成了当时容量最大的发电机,并于1882年利用该发电机建成了第一座大型发电厂。1883年发现热电子发射现象(称为爱迪生效应)。同年还发明了铁镍蓄电池,制成了第一部使用35毫米赛璐珞胶卷的电影,改进了电话。此外,他在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也有不少重要发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爱迪生担任了美国海军技术顾问委员会主席,并发明了吸声器、水底巡灯、战舰稳定器、水雷检查器等三十多种兵器。爱迪生一生完成了两千多种发明,仅1869—1910年间,正式登记的发明就有1 328种。单1882年申请立案的专利权就有141种,平均只有两天半多一点时间就有一项发明。人们称爱迪生是“发明大王”,赞叹他是天才,爱迪生自己却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在80多岁时仍然孜孜不倦地工作。当这位发明家与世长辞时,为了纪念他给人类带来的光明,美利坚合众国以停电三分钟来表示对他的思念。 爱迪生1847—1931Aidisheng,Thomas Alva Eidison美国发明家。出生于俄亥俄州的一个农民家庭。母亲曾当过教师。他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由于功课不好,被老师和同学讥为愚笨的孩子。后由母亲亲自辅导,教他读书写字。他喜欢科学,11岁开始阅读科学百科全书。12岁在铁路上卖报。工作之余,研究印刷电机及其他器械装置,做各种实验。后来当过电报局的练习生。他一生勤学好问,勇于探索,成果累累。他贡献给人类的主要发明有四重电报法、电灯、留声机、镍铁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发电机等。从1869—1910年间,正式登记的发明达1 328种,平均每15天发明一种东西,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他的发明创造主要靠艰辛的科学实践,仅电灯一项,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他就做过7 895次实验,通过不断的改进,才得到成功。他有一句名言:“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爱迪生1847—1931Thomas Alva Edison美国发明家。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迈兰镇,只受过3个月正规教育。曾因在列车上做实验险酿大灾而左耳被列车员打聋。12岁时在休伦到底特律的铁路线上当报童,后进联邦西部电报公司当报务员,发明了收报机、电压表和英文打字机。1876年他在纽约附近的门罗公园建造了一所“发明工厂”,标志着其发明进入全盛时期。1877年发明留声机;1879年用炭化棉丝作灯丝材料制成耐用电灯;1881年在纽约城建立电站;1882年试制成功电车;1885年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发电机;1895年发明了电影机;1904年发明镍铁蓄电池。此外,还有印刷电机、长途电话、速调机、电器仪表、熔断器等。在基础科学方面,他发现了热电效应,即“爱迪生效应”,最后导致电子工业的创立。他在实验室里度过了60年,一生共有约2000项创造发明,是历史上最多产和最有名的发明家,被誉为“发明大王”和“科学界的拿破仑”。后人对爱迪生有许多评论,美国汽车大王福特的评价颇有代表性:“美国所以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这是由于美国有一个爱迪生”。参见“工程技术”中的“爱迪生”。 爱迪生1847—1931美国发明家。在电气、电讯、电影、矿业、化工以及建筑等多方面发明卓著。如发明留声机、制定双工式和四工式电报系统、改进电话和白炽灯、制定照明系统、发现热电子发射效应(称“爱迪生效应”),进行铁道电气化实验等。参见“创造学”中的“爱迪生”。 爱迪生爱迪生 (1847—1931),美国电气发明家。生于俄亥俄州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好奇心强,遇事寻根究底。喜欢科学试验,曾把自家地窖变成化学试验室。12岁到火车上当报童,把试验室搬到火车行李厢。在列车上主编过 《先锋周报》。1862年,爱迪生学会收发电报技术。从此日夜钻研,经过不懈努力,制定出双工式和四工式电报系统。1876年,爱迪生在纽约附近门罗公园建立较大规模实验室,完成一系列制造发明。 爱迪生爱迪生 (1847—1931),美国电气发明家,生于俄亥俄州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好奇心强,遇事寻根究底。喜欢科学试验,曾把自家地窖变成化学试验室。12岁到火车上当报童,把试验室搬到火车行李厢。在列车上主编过 《先锋周报》。1862年,爱迪生学会收发电报技术。从此日夜钻研,经过不懈努力,制定出双工式和四工式电报系统。1876年,爱迪生在纽约附近门罗公园建立较大规模实验室,完成一系列制造发明。 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一生有1300余项发明。1883年发现热电子发射现象。1877年开始试制电灯。1879年4月用白金丝做灯丝,制成一只25 W电灯,但后烧毁。为寻合适灯丝,先后试验1600多种材料。后设计抽气机,制成第1只碳丝白炽灯。1879年10月21日,这只灯在通电后发出光亮,连续燃点40个h。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