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版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版籍版,原指名册或户籍。《周礼·天官·小宰》:“听闾里以版图”,郑注:“版,户籍”。籍则系古代记载人口的簿册。《汉书·元帝纪》注:“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释名·释书契》则云:“籍,所以籍疏人民户口也。”故版籍即指户口册(后有引申为疆域、书籍者)。汉以前版为竹板或木板,有固定的形式。西晋时或称为黄籍。《太平御览》 卷六○六引《晋令》:“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东晋末年,桓玄下令公府文书所有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以后版籍改用黄纸,户籍遂经称为黄籍或黄册。版籍隔一阶段就要重新登载,《唐会要·籍账》:“开元十八年 (730年) 十一月敕,诸户籍三年一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