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指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物料在企业内外流动的全过程所进行的计划、实施、控制等活动。最早推行物流管理的是美国。二战中,海军为调配军用物资,首创了物资分布管理。1965年前后传入日本,称为 “物流管理”。经过十几年发展,目前已从销售管理中分离出来,成为企业中一项独立的管理形态,就是 “商物分离”。物流管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供应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企业物流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 包装活动。包括产品的出厂包装,生产过程在制品、半成品的包装和在物流过程中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对包装活动的管理,应根据物流方式和销售要求来确定。
(2) 装卸活动。包括对输送、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的装卸活动,以及在保管等活动中为进行检验、维护、保养所进行的装卸活动。
(3) 输送活动。包括供应和销售物流中的车、船、飞机等方式的输送,生产物流中的管道、传送带等方式的输送。
(4) 保管活动。包括堆存、保管、养护等活动。
(5) 流通加工活动。
(6) 物流信息管理活动。对整个物流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收集、处理、整理、分析、综合、统计各类物流信息的管理工作。物流管理在企业的实现有多种方式,有的企业专门成立了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的物流管理,有的企业则是由供应、仓库、销售部门和信息中心分别执行物流管理的职能。
物流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对以上几项本来是独立的、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的活动,根据它们之间客观存在的有机联系,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管理,以取得全面的经济效益。实现物流管理的基本任务,必须建立有效的组织和发展现代物流技术。实施物流管理的体制通常有两种形式:
(1) 对物流全系统直接进行管理并设置有关机构,这种形式对于较小的物流系统及特殊的物流系统较为合适。
(2) 间接和直接结合形式的管理,即对一部分物源环节通过委托合同等方式,依靠其他部门间接管理,这种形式适用于较大的物流系统。
加强企业物流管理,不仅取决于企业本身的管理工作,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健全的、有效的社会流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