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牵涉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牵涉痛内脏疾病时常常引起身体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有时病变脏器本身并无明显的疼痛,这时牵涉痛就有重要的意义,可提示病人去寻找真正的疾病。例如,心肌缺血时,可出现心前区及左臂内侧的疼痛;胆囊病变时,右肩出现疼痛;阑尾炎时,常常感觉上腹部或脐部疼痛等(见图1.12-6)。解剖学的研究证明,发生牵涉痛的皮肤部位与真正患病的内脏部位是有一定的解剖关系的,即它们的传入神经纤维是进入同一脊髓节的,而且在进一步向上传递时,使用共同的神经元或非常邻近的神经元。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意识到的是来自皮肤,因而,虽然痛觉传入冲动来自于内脏,但大脑皮层的意识中认为来自于皮肤。为什么发生牵涉痛的皮肤区域有些距相应内脏较远?胚胎发生的研究解释了这一问题,即传入神经纤维进入同一脊髓节的内脏与皮肤区域,在胚胎初期时是相距很近的,但在胚胎的进一步发育时,内脏发生了移位,可以与同一脊髓节支配的区域有较大的距离;形成了牵涉痛皮肤区域与患病器官位置上的差距。 图1.12-6 牵涉痛示意图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