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犀xi脊椎动物,哺乳纲,奇蹄目,犀科。也称“犀牛”。体粗大,体长2~4米,尾长60~76厘米,肩高1~2米,体重约1~3.5吨。鼻端有1~2个角。前肢3或4指,后肢3趾。门齿不发达,无上犬齿。毛极稀少,皮肤厚而韧,多皱襞,色微黑。以植物为食。现存的有5种,其中3种分布在亚洲,如小独角犀(Rhinocerossondaicus),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地;独角犀(Rhinoceros unicornis)仅分布在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等地;双角犀(苏门答腊犀)(Didermocerus sumatren-sis)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缅甸等地,我国古代在长江以南和云南、贵州等地也曾有过。另外2种均分布在非洲。如黑犀(Diceros bicornis)分布于非洲;白犀(Ceratotherium simus)分布于非洲南部。犀的肉可食,皮可制革、盾和其他用品。曾认为角是珍贵的药材,有凉血、解毒、清热作用。 犀rhinocerose又称犀牛。哺乳纲,奇蹄目,犀科。体庞大,形粗笨,体长2~4 m,肩高1~2 m,重达1 000~3 000 kg。吻上有一或两角;前肢三或四指;后足三趾;门齿不发达,无上犬齿。皮肤厚而韧,多皱襞,色微黑,几乎无毛。以植物为食。胆小。常单独生活。现存的有5种,亚洲3种。 印度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