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玄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玄武xuánwǔ黑色的冠带。《礼记·玉藻》:“缟冠玄武,子姓之冠也。”唐孔颖达疏:“缟冠者薄绢为之;玄武者,以黑缯为冠卷也。” 玄武民间所敬之神。即真武,民间俗称 “真武大帝”、“荡魔天尊”。乃道教大神之一,系由星辰信仰发展而来。中国古代把恒星分为二十八群,即二十八宿,又将它们分为四组,分别以四灵来命名,即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玄武即灵龟。这种以兽形灵物来命名星辰,乃是改造原始的自然崇拜形式,把抽象的天体神动物化。汉代,玄武仅象征北方星辰。至东汉后期,地位逐渐上升,纬书中常称其为黑帝之精。道教兴起之初,尚未受到重视,然民间之信仰一直未中断,并以龟蛇作为玄武神的象征,玄武信仰的兴盛及其人格化,与道教吸收利用民间的玄武信仰有密切关系。至宋代,玄武在道教众神中地位提高,并更名为真武,以避讳之故也。且由一位兽形星辰之神的形象逐渐变成一位修行得道的大仙,道服羽流,仗剑披发,颇为威猛。至元代又被晋升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代,其地位骤然显赫。朱棣以一藩王而伐天子,决意以北统南时,不得不借助天将神兵的威力,真武为镇守北天的大神,更是首当其冲。待靖难之役成功,定都北京,真武信仰迅速遍及全国,香火极盛,几乎成为仅次于三清、玉皇的大神。明清时紫禁城内许多宫室内供奉真武像,而内府各监、局、司、厂、库等诸衙门中均设真武庙。民间有些地区还举行真武庙会,而南方信仰尤烈。据清人李调元《粤东笔记》卷八载,广东佛山每逢农历三月初三,“举镇数十万人,竟为庙会”,届时要抬着庙内五千斤重的真武铜像 “游神”,热闹非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