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玄都观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玄都观

道观。据《唐会要》,本名通达观,周大象三年置于故城中。隋开皇二年(582),移至安善坊。观中开元时道士尹崇“通三教”,天宝时道士荆朏(fei) “为时所尚”。隋初,宇文恺置都,以朱雀门街南北尽郭,有六条高坡,象乾卦六爻。故于九二置宫阙,以当帝王之居; 以九三立百司,以应君子之数; 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玄都观、兴善寺以镇之。《长安志》载,此观在崇业坊,并疑安善坊为崇业坊之旧名。通达观作通道观。《历代名画记》载,观内有范长寿画。唐诗人刘禹锡先后数游此观,写有《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绝句》。宋张礼《游城南记》有“览玄都观之遗基”的记载,可见其当时的颓败。

玄都观

位于南岳半山处,原名半山亭,又名顺云庵,创建于六朝齐梁间 (479~519)。清同治元年(1862),道教龙门北宗谭教清来此,扩建为玄都观,于光绪六年(1880)落成。1985年起陆续重修,塑三清道祖像,199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道观。现有20名道长住持。

玄都观

位于衡山风景名胜区南岳镇延寿村北,处登山公路中途。原名吸云庵、省心亭。始建于南朝齐梁间。因其在山之半,故又名半山亭。历经更废。清同治年间改亭为“十方玄都观”。半山亭遂成为山门。光绪四年(1878)扩建。1966年毁,1983年修复。三进,由山门、灵官殿、玉皇殿、三清殿及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约7900平方米。山门为重檐楼阁式,高大壮观。额书 “十方玄都观”。檐柱刻对联: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 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玉皇殿又称大罗宝殿。匾额题“天下名山” 四字,传为北宋徽宗书。三清殿内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等三尊汉白玉石雕像。观内原有神像及千人锅。殿宇清虚,房舍素雅。“玄都观之雅”为南岳建筑“四杰”之一。周围巨石嵯峨,古松姿态奇特,留有民国年间名家题刻6处。著名的有赵幼予书丹 “五岳独秀”、宋哲元书丹 “卧虎” 等。下有“试剑石”,传系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试剑所劈开。石上镌4米见方的“佛”字。此处又为登山交通枢纽: 北可上祝融峰,西则去麻姑桥、磨镜台、福严寺、南台寺,南有石阶通往穿岩诗林、蒋介石先生纪念林碑、延寿亭。另新建有登山高空索道达南天门。


玄都观

道教古观。始建于南朝齐梁时期,原名吸云庵。因其位于南岳镇到祝融峰的中间,故又名半山亭。清同治年间,改亭为 “十方玄都观”,清光绪四年 (1878)扩建,此后多次毁立。20世纪80年代初期,重新修复。山门上方嵌有八洞神仙和“紫气东来” 的道教故事彩塑堆画。观内有玉皇大殿,供奉着玉皇大帝的坐像。玉皇殿后面是供奉道教尊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三清大殿。所供三清神像全为整块汉白玉雕成,每尊重约7吨以上,为南岳之最,在全国亦罕见。观内现有道士30多人,原当家人为湖南省道教协会会长王信安道长,现任主持为李道长已羽化,现只有临时负责人道长。(参见 “旅游文化·玄郡观”)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