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玉佛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玉佛寺玉佛寺位于普陀区江宁与安远路口。清光绪初年,普陀山的慧根法师经长途跋涉,历尽磨难从缅甸迎回大、小玉佛5尊,归国时途经上海,应上海人士的恳求,留下2尊并募款在江湾建寺,几经搬迁,1918年在今址重建。殿宇仿宋体制,中轴线上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三进殿院。东、西配建卧佛堂、弥陀堂、观音堂、禅堂等。其结构紧凑,精巧壮丽。 093 玉佛寺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因寺内有白玉雕刻的释迦牟尼佛像而得名。光绪元年(1874),普陀山僧人慧根从缅甸迎回玉佛5尊,归国途经上海,留下两尊在江湾建寺。其后佛寺圮废,1918年于现址重建。有三进殿落,即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宏伟壮丽。玉佛楼供坐式玉佛,高1.9米。卧佛堂供卧式玉佛,身长96厘米。寺内还藏有清刻大藏经7千余卷。 玉佛寺在上海市江宁路口。初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当时,普陀山高僧慧根沿唐玄奘取经路线入西藏,出缅甸,佛教徒及华侨赠玉雕佛像。回国经上海留下坐、卧玉佛各一座,坐佛高1.9米,神态庄重,色泽晶莹,为稀世珍品。寺始建江湾,1918年迁于今址,历经10年建成。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卧佛堂、弥陀堂、观音堂等。坐佛像置于玉佛楼。寺现已全面修复,为上海最著名的寺院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