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玉簪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玉簪yuzanHosta plantaginea又称棒玉簪,单子叶植物,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具粗根状茎。叶基生,心状卵形,有光泽。花葶从叶丛中抽出,具1枚膜质的苞片状叶。总状花序,基部有苞片。花白色,芳香,花被筒下部细长,花被裂片6枚,长椭圆形。雄蕊下部与花被筒贴生。花柱常伸出花被外,蒴果圆柱形,喜生于阴湿处,原产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分根繁殖。为庭园观赏植物。花可提取芳香油。 玉簪fragrant plantain lilyHosta plan-taginea(Funkia grandiflora),别名玉春棒、白萼、白鹤仙。百合科玉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2x=60。重瓣品种中染色体数为非整倍体,2n=52~59者约占25%。中国自汉代起有玉簪应用的记载,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欧美各国已栽培150年以上。20世纪中掀起了培育新品种的高潮,培育出许多花叶品种,80年代中国引进该品种,并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获得花叶重瓣品种‘花叶仙女’(cv.Fairy Variega-ta)。 玉簪yùzān玉制的发簪。男女均可使用,男子用于固定冠,女子用于系髻。《韩非子·内储说上》:“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题汉刘向《西京杂记》卷二:“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唐张泌《浣溪沙》词:“偏戴花冠白玉簪。”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歌》:“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遥岑远日,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元伊世珍《嫏嬛记》:“女子吴淑姬未嫁夫亡。时晨兴靧面,玉簪坠地而折。已而夫亡,其父以其少年,欲嫁之,女誓曰:‘玉簪重合则嫁。’居久之,见士子杨子治诗,讽而悦之,使侍儿用计觅得一卷,心动欲与之合,启奁视之,簪已合矣。遂以寄子治结为夫妇焉。”明陈耀文《天中记》:“王元之(禹偁)内翰五岁已能诗。因太守赏白莲,倅言于太守,召而吟一绝云:‘昨夜三更里,嫦娥堕玉簪。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明李爱山《南珍珠马·闺情》套曲:“响当当菱花镜碎玉簪折。”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换季》:“每至三月,换戴凉帽……大约在二十日前后者居多,换戴凉帽时,妇女皆换玉簪。换戴暖帽时,妇女皆换金簪。” 玉簪fragrant plantain lily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百合科,玉簪属。宿根花卉。原产中国、日本。根状茎粗壮,叶心状卵形,基生成丛。花茎高40~60 cm,花10多朵呈密集总状花序;蜡白色,芳香,花被筒细长,花被裂片卵形,扩展似喇叭。蒴果圆柱形。种子黑色,略扁平,边缘有薄翅。2n=60。变种有大花玉簪,花较狭长;日本玉簪,全株较纤细,并有珍稀的重瓣品种。宜疏松肥沃的土壤,喜半阴、湿润。花期8~9月,果熟期10月。分根或播种繁殖,实生苗3年开花。重瓣玉簪可用组织培养法繁殖。玉簪叶碧花秀,宜作半阴地地被,或点缀花境、岩石园。也可作盆花或切花。同属观赏种还有紫萼,叶柄常有翅,花淡紫色。 玉簪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