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玉辟邪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玉辟邪西汉早期。高2.5厘米,长5.8厘米。1966—1976年陕西省咸阳市周陵公社渭陵附近出土。陕西省咸阳市博物馆藏。辟邪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狮而带翼,可辟凶去恶。《山海经》载:“辟邪之兽,来自海东神兽,能知人之忠佞不直者,触而啖杀之。”此玉辟邪使用圆雕手法以白玉琢制,呈蹲伏状,昂首,张口露齿,头部刻画出长卷毛,顶有独角,体态健壮,挺胸收翼,栩栩如生。 玉辟邪东汉。高18.5厘米,长18厘米,宽6.7厘米。197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郊墓葬出土。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藏。辟邪形兽雕最早见于西汉,元辛渭陵曾有两件出土。汉代最常见的玉雕动物即为辟邪。以后不同的时代,玉雕辟邪的造型各具风格。此圆雕辟邪以青玉琢制,是迄今为止所见最大的一件玉辟邪。呈立式,昂首挺胸,双目朝天,口张齿露,须拖至颈下,身体呈“S”形曲线。身体两侧有凸雕的双翼,颈、腿等部位以阴线刻卷云纹。总体给人以清瘦有力的感觉。背部和头部分别有一圆形插座和方形插座,可插饰物。 玉辟邪汉。高9.6厘米,长13.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玉质经土浸呈黄褐色,古朴深沉。辟邪呈站立状,双角双翼,昂首张口,颌下有垂须,长尾曳地,神态颇为凶猛。玉匠刀工刚劲,使其形态显得颇为生动。辟邪多以石为质,造型庞大,放于墓前,有驱除邪恶之意。玉制小型辟邪,用以馈赠亲友。此辟邪胸前还有阴刻嵌银乾隆皇帝御题。下有篆文方印〈太朴〉二字。 玉辟邪yubixie西汉玉雕。1972年咸阳市周陵公社(今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新庄村出土。2件。一件长7厘米,高5.4厘米。白玉质,色淡黄,立体圆雕。辟邪面目神异,张口露齿,双目直视前方,腮有须毛,颌下长鬣垂胸,半圆形双耳竖起,耳旁各有一角,前胯处雕有双翼,紧贴前身,前足弯曲有力,身体前倾略微下伏,后足前脚掌着地,足跟抬起。神情专注,似在悄悄接近目标。角上有紫红色沁斑。另一件高2.5厘米,长5.8厘米。张口露齿,头有一角,腹生双翼。现藏咸阳博物馆。 玉辟邪汉代玉器。1966年在陕西咸阳市周陵乡新庄村发现。共两件。一件高2.5厘米,长5.8厘米,另一种高5.4厘米,长7厘米。前者挺胸昂首,体态雄壮,后者面目狰狞,前腿用力抓地, 后腿使劲后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