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王俭452—489南朝宋、齐目录学家。字仲宝,临沂(今属山东)人。历任秘书监秘书郎、秘书丞、尚书令、中书监等职。撰有《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录》4卷;《七志》则开目录学中传录体提要之先河。为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参见“七志”。 王俭452——489字仲宝。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南朝齐文学家、目录学家。自幼勤学,手不释卷。宋明帝时,尚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历任秘书郎、秘书丞、义兴太守等职,后辅佐齐太祖萧道成即位,礼仪诏策,皆出其手,封南昌县公,升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兼丹阳尹。齐武帝时任侍中、尚书令,领国子祭酒、太子少傅,卫军将军,中书监,卒谥文宪。王俭是齐初文坛的核心人物,曾主持学士馆,以其家为馆舍。殷勤奖掖后进。南朝文章,以用事为贵,数典为工,王俭是风气的推动者之一,《南史·王谌简传》说:“王俭尝集才学之士,总校虚实,类物隶之,谓之隶事,自此始也。”自此以后,齐梁文翰,率以富博为长。不过,王俭本人的多数文章用典还不算太繁琐。他的文章大多是讨论礼制的议论文,纯用散体,少见骈偶。任昉《王文宪集序》说他“立言必雅”、“持论从容”。其“手笔典裁,为当时所重”(《南齐书·王俭传》)。王俭在目录学上很有贡献,他依刘歆《七略》撰《七志》,对旧例颇有突破。亦能诗。原有集,已散佚,今存《王文宪集》,系明人张溥所辑。 王俭王俭452—489南朝齐文学家。字仲宝。琅邪(今临沂)人。俭降生后,适置其父僧绰遇害,为叔父僧虔所抚养。幼有神采,专心为学,通览经史,手不释卷。后佐齐高帝即位,曾任侍中、尚书令、镇军将军等职,封南昌县公。去世后封谥文宪,故后世称其为王文宪。俭为齐初文坛的重要人物,曾以其家为馆舍,主持学士馆。大力倡导文学,积极奖掖后学,任昉、王摛、萧子恪等,都曾得到他的支持。他是南朝用事为贵、数典为工的文风推动者之一。他的诗,典雅庄重。其文多为议政论礼的文章,纯用散体,少有骈偶。除赋诗为文外,俭还潜心校勘古籍,依刘歆《七略》例,作《七志》,又撰定《宋元徽四年四部书目》,均已失传。原有集,皆散佚,明人辑有《王文宪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