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士雄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79 王士雄1808—1867

清末医学家。字孟英,号梦隐,别号半痴山人,浙江海宁人,迁居杭州。世医出身,少年时丧父,家境贫困,立志学医。拜良医延清为师,苦读医书,潜心钻研医学。20余岁以医为业,周游江浙。注意研究温病,疗效良好。1838年著成《霍乱论》,指出饮水“臭毒”是霍乱发生的重要因素,应注意饮食、水源卫生,加以预防。1852年编著《温热经纬》,为温病学重要著作,书中全面阐述温病病源、征候及诊治,有独到见解,流传甚广。他对西方解剖生理学的传入持开明态度,反对一概拒绝西方医学。

王士雄1808—1868

清著名医学家。盐官(今浙江海宁)人,生于杭州。字孟英,号潜斋,又号半痴山人,随息居士,晚号梦隐。曾祖王学权为中西医汇通学派奠基人之一,著有《重庆堂随笔》一书。祖父及父亲皆以医为业。14岁时,父亲王升去世,失去依靠,历经贫困。20余岁时,到金华佐理盐业为生,利用余暇钻研医学。起初,攻读《景岳全书》,治病多采温补,后经母亲俞氏训诫,开始改弦更张,吸取家传《重庆堂随笔》之说。道光十年(1830)以医为业,因正值战乱疫疠流行之年,加之以爱女死于霍乱,遂尤留心温病,医治了不少重病患者。他精研医理,对温病学有独到见解和突出贡献,与叶天士、薛雪、吴鞠通并称温病学鼎盛时期的四大家。王氏著有《温热经纬》(1852) 5卷。以《内经》、《伤寒》 和 《金匮》 内容为经,取叶桂 (天士)、薛雪诸家之说为纬,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明确提出了“新感”、“伏邪”两大辨证纲领。他认为“暑即是热”,无分阴阳。力排“阳邪为热,阴邪为暑”之论。重视审同察异,灵活施治,充实、发挥了温病的发病机理和辨证施治理论。他撰有《霍乱论》2卷,分析了时疫霍乱与非时疫霍乱的不同,认为霍乱疫邪乃环境 “臭毒”所生。另有《归砚录》、《王氏医案》等书,内有许多为王氏的临证经验。王士雄诊病主张四诊合参,洞察病之本源,处方治疗则主张视症之危急轻缓,病体之虚实,或投重剂,或以轻剂取胜,驱邪而不伤正。他还评注有《女科辑要》、《古今医案选》等书。他编纂的《随息居饮食谱》(1861)、为清代营养学名著。他对当时传入的西方解剖生理学持开明态度,对一概拒绝西说者,持批判态度。王氏的医书后来被收入《中国医学大成》、《珍本医书集成》、《三三医书》等丛书中而广为流传。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