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芸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12 王芸生1901—1980报刊政论作家,张季鸾之后的《大公报》总主笔。原名王德鹏,天津市静海县人。出身寒微,年青时当店铺学徒,未进过正式学校,自学成才。早年曾给天津《益世报》撰稿,参加上海《猛进》 月刊、《和平日报》工作。1929年入天津《大公报》当编辑,1931年开始为该报撰写社论,同年开始撰写历史学巨著《六十年日本与中国》。1937年成为该报上海版言论工作负责人。1941年在重庆,总编辑张季鸾去世后,一直主持《大公报》笔政。该报1946年迁回上海后,社论仍主要由他撰写,使该报影响更大。1947年在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就时局和国家前途问题发表演讲,引起很大反响。同年去香港,主持大公报港版笔政,改变了报纸的政治倾向。之后由华东解放区去北平。1949年5月回上海,发表著名的 《大公报新生宣言》。解放后仍主持《大公报》,任社长,并历任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副主席等要职。1980年5月30日病逝。著述甚丰,有《芸生文存》、《王芸生文集》等。 王芸生1901—1980中国报人。原名德鹏。天津静海县人。早年曾在《猛进》月刊、《和平日报》、《华北新闻》工作。1929年8月进《大公报》。1941年继张季鸾之后任《大公报》总主笔。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大公报》总编辑。后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进入华东解放区。1949年5月又随解放军进入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任《大公报》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曾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委,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著作有《王芸生文集》等。 王芸生1901年9月26日生,卒于1980年5月30日。1926年在上海《亦是》、《猛进》等刊物从事编辑工作。1928年任天津《商报》总编辑。1929年进入《大公报》,历任编辑、主笔、总编辑。1931年开始写评论。同年9月,撰写长篇文章《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并连载。1941年任《大公报》社评委员会主任委员。1948年底主持《大公报》香港版的言论。1949年6月17日在上海发表《大公报新生宣言》。同年9月作为新闻工作者代表出席全国政协第1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大公报》社长。历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北京新闻学会顾问、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等。著有《芸生文存》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