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玛祖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玛祖卡

起源于波兰的一种民间舞蹈(男女双人集体舞)。最早在波罗的海沿岸马祖尔人聚居的一带地区流行。18世纪后流行于欧洲各地。舞曲的特点:三拍子,中等速度,强拍的位置经常变化,以落在第二或第三拍为常见,常用附点节奏,其典型节奏为3/4。情绪活泼热烈。18世纪后,许多作曲家运用这种舞曲体裁,创作了许多为音乐会上演奏的器乐独奏曲与合奏曲,还用在舞剧、歌剧以及大型器乐作品中。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三幕的一组特性舞,其中一首便是玛祖卡舞。著名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创作的两集《斯拉夫舞曲》中第二集第二首即采用了玛祖卡舞曲节奏而写的。波兰作曲家肖邦写了近60首玛祖卡钢琴独奏曲,受到世界各国的钢琴演奏者及听众的欢迎。他写的玛祖卡舞曲还揉和了波兰民间舞曲库亚维亚克和奥别列克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波兰乡土气息,是作者的众多作品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部分。

玛祖卡

波兰民间舞曲。起源于马索维亚,18世纪起流行于欧洲各地。音乐特点:中速、带附点、3拍子、重音落在2或3拍上,供4或8对舞者共舞。另为波兰舞曲体裁写的音乐作品,多为器乐曲,3拍子,重音落在2或3拍上,肖邦写了约60首这种钢琴曲,有作品6号(4首玛祖卡)、作品7号(5首玛祖卡)、作品17号(4首玛祖卡),作品24号(4首玛祖卡)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