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理学宗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理学宗传明末清初的理学思想史著作。二十六卷。明清之际孙奇逢著。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无。原籍河北容城县,后迁于河南辉县。十七岁中举,后参加四次会试皆落第。一生未仕。支持东林党人,曾领导过抗击清军。晚年在河南辉县苏门山夏峰村授徒讲学,世称“夏峰先生”。门人甚众,有力地影响了北方一代学者。孙奇逢是我国古代编写学术思想史的先驱之一。《理学宗传》即是一部理学思想史,卷一至卷十一列有宋代周、二程、邵、朱、陆等十一人;卷十二至卷二十五列有自汉至明的其他儒者;卷二十六为附录。书中对主要人物均有生平、著作、评语。在评论时“专主躬行、不在词章训诂为学”,“亦有异于迂儒”(卷十一)。书中着重从“实用”角度对诸子予以阐发。特别把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与周、程、张、朱等并列,定其为理学“宗统”的第十一人。对清谈之士予以贬斥,仅将杨简、王畿、周汝登等只务清谈的“近于禅”者列入《补遗》部分,以示与“正宗”有别。 《理学宗传》明清之际孙奇逢著。共26卷。以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陆九渊,明代薛瑄、王守仁、罗洪先、顾宪成11人为主(卷1~卷11),从汉到明的其他儒者为辅(卷12~卷25),叙述宋明理学的道统。卷26为附录。主要人物均有生平、著作及评语。推崇程朱陆王,贬低佛教。《自序》言“理者,乾之元也,天之命也,人之性也”。认为王守仁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与禅宗不同,且不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悖。本书收入《孙奇峰全集》,有清刻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